南拓的珠江江岸
远古时,广州范围内珠江江面十分宽阔。两千多年前南越立国
时,江面宽度仍在两千米以上。以后由于西北东三江夹带的泥沙在
湾内不断堆积,以致珠江不断变窄。
古越秀范围的珠江北岸,汉初在如今繁华的中山四路、中山五
路以南,汉末在如今的西湖路一带。古广州人把珠江称为“海”,到
珠江南岸去,唤作“过海”,说广州“负山(越秀山)带海(珠江)”。晋代,如今的惠福西路五仙观前是珠江边的一个渡口。那时的珠江河面宽约1700米。南北朝时期,珠江宽约1500米。到了唐代,珠江宽约1400米。江岸线到了大德路和文明路一带,距离如今的江岸约七百米。宋代由于扩建广州城,是珠江淤积最迅速的时期。到了宋末,江岸线又跨过一条街道,到达如今的一德路、万福路一带,江面宽约1100米。人们称黄埔波罗庙前面的珠江为“大海”,广州城南面的珠江称为“小海”。今泰康路有一内街名叫水母湾,那就是宋代之前的珠江河湾;今北京路西侧有一内街名叫木排头,在宋代那是珠江岸边,常泊放木排。
元明两代,江岸线继续南移。北京南路的太平沙就是明代珠江北岸的沙洲。明代时珠江北岸大约是西起如今的蓬莱路,中经和平路到一德路、泰康路,东至东华西路和东华东路。在河以南,江岸大约往北推进到堑口一带。以一德路到堑口计,明代的珠江宽约650米,比宋代的珠江缩窄了约450米。
清代,江岸线继续南移。清初,江北岸在今一德路、北京南路、珠光路一线,珠江宽约500米,才两三百年时间,珠江就缩窄了约2/3。如果以汉代的珠江宽2000米计算,则汉代以来,珠江几乎每年缩窄约80厘米。如今的珠江,仅及汉代珠江宽度的1/10。当年蓝天碧水间,渔帆点点的江面一景再也看不见了。
宣统三年(1911年),长堤全部建成。1931年海珠石北河道塡为陆地,并入北岸。
1958年,大沙头经过人工塡筑,与陆地相连,广州市内珠江北岸从此固定下来。最宽处约400米,最窄处只有180米。岁月流逝,沧桑巨变,两千多年来珠江两岸线的变迁令人重视环保。广州市政府已经意识到,在扩展城市的同时,要抓好环保,把整治珠江列入重要的市政建设。
珠江是广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母亲河。她使广州成为广府文化、岭南文化最集中的代表地,成为中西文化的交融地,也成为中国近代革命的策源地。长达120多公里的广州河段有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它们展示着广府文化的瑰伟,体现了中西文化的结合,记录了中国近现代革命辉煌的历史。这是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至今仍闪耀着历史的光辉,昭示着广州美好的未来。
珠江位于越秀区之南,见证了这里的沧海桑田,如今的珠江,经过广州人民的精心整治,两岸景观更显出亮丽动人的风貌。珠江托起广州,走过两千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征途,正向新世纪宏伟目标扬帆远航。

文献资料来源:2014年1月   摘自《水韵山情》

作者:林干

索取号:K296.51/158-2

本馆校对:黄国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