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仙观与锣鼓三
屈大均在《广东新语•石语》中有记载:“今坡山有五仙观。祀五仙人。少者居中持粳稻,老者居左右持黍稷,皆古衣冠。像下有古羊五,有蹲者、立者,有角形微弯势若抵触者,大小相交,毛质斑驳。观者一一摩挲,手迹莹然,诸番往往膜拜之。熏以沉水,有烟气自窍穴中出,若石津润而生云也。”
五仙观经过多次变迁、多次重建,现址位于广州越秀区惠福西路,为明代洪武十年(1337)所建。石门额刻有“五仙古观”四个大字,为清同治十年(1871)两广总督瑞麟所书。据文史家黄良描述:“观的建筑颇为宏敞,有五仙祠、玉皇阁、三元殿、五老堂、文昌阁、洪圣殿、金花庙、孙圣殿、关帝殿、御风亭、仙人迹、穗石亭、丹井、祖师坛等。”现仅存关门、后殿和东西斋的部分旧建筑。其中,后殿是广州地区现存的少数明代殿堂建筑之一;殿后有“岭南第一楼”,是广州唯一的明代钟楼建筑,其上部木构建筑曾毁于火患,现存者为清乾隆年间重建,其下部基座仍为明洪武年间原物。
殿前现存仪门为清代广府门式建筑;仪门前旧有木牌楼一座,从存世的老照片分析,牌楼的形制古朴,与后殿的许多构成方式类同,当是同时所建,己毁,仅存垫台和夹杆石,殊为可惜。
东侧有“仙人拇迹”,相传就是五仙降临时留下的足迹,其实是原生红砂岩上的一个脚印状的凹穴,为古时珠江水冲蚀而成,是晋代坡山古渡的遗迹。观内还存有明洪武大铜钟、明红砂岩麒麟、宋至清14方碑刻等文物,明清两代曾先后以“穗石洞天”和“五仙霞洞”列入羊城八景。
宋古成之有诗咏五仙观:
拨破红尘入紫烟,五羊坛上访神仙。
八间自觉无闲地,城里谁知有洞天。
宋广州刺史蒋之奇也有竹枝词云:
州宅之西敞华堂,我来跪拜焚宝香。
堂中塑像何所见,乃有五仙乘五羊。
与蒋之奇过从甚密的诗人郭祥正,也有《五羊石》一诗:
番禺五仙人,骑羊各一色。
手持六秬穗,翱翔绕城壁。
翩然去乘云,诸羊化为石。
至今留空间,异像犹可识。
现有资料经整理后,可以大致理出五仙观的建设大事纪录来:
估计不晚于晋,广州开始有专设之祠,以祭祀五仙(当时未必名为“五仙观”)。
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五仙观已设于南海郡治之西,古名十贤坊,现广仁路社人坊一带。从宋人句“州宅之西敞华堂”,对当时规模可窥一斑;
北宋元祐至政和三年间(1086-1113),其中某年,五仙观因“守吏更治州舍”,而迁往别处(何处不详);
北宋政和四年(1114),经略史张劢在十贤坊复建五仙观;
明洪武元年(1368),平章廖永忠领兵南下底定广州,以五仙观为寓所,不慎失火,观毁,旋又重建;
明洪武十年(1377),布政使赵孠坚以观地为广丰库,遂迁五仙观,改创于郡西坡山禁种楼后(现址),建通明阁,塑五仙像于其中;
明成化五年(1469),布政使张瑄重修;
明嘉靖十六年(1537),重建后殿;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重修;
清顺治十二年(1655),重修;
清雍正元年(1723),提督冯毅重修,并立碑记;
清乾隆十六年(1751),重修;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重修各殿照壁、桅杆;
清嘉庆十七年(1812),重修;
清道光二十四年至二十六年(1844-1846),重修;
1999年:广州市文化局、越秀区政府对五仙观作全面整治维修。
通过这份纪录,可看出五仙观发展变迁的大致情况。由于所掌握资料的匮乏,以上纪录必有所漏缺。至于建筑布局、规模的问题,则由于缺乏资料而不能了解,只知一二。
民间流传着一个故事,话说很久以前,在广州有户人家,姓郑,生活十分穷困,父亲早逝,留下三个孩儿由母亲养大成人。有一年,广州闹饥荒,郑家三兄弟就饿死了两个,剩下最小的郑恩和年老的母亲,靠着乞食相依为命。
一天,郑恩来到五仙观附近,这时,一位道长从观内走出来,关切地问他的状况。郑恩就将自己家中苦况一一告之。道长听完,面上流露出可怜的神色,就说:“你靠乞食,终非长久之计,现在我教你一套锣鼓,学会就可以保你一世衣食无忧的了。”
郑恩听后好高兴,便虚心地跟道长学这套锣鼓技艺,这套锣鼓听来很特别,它包含了吹拉弹打几种乐器的表演效果。郑恩学成之后,由于锣鼓技艺超群,表演获得广州民众的喜爱,郑恩就远近闻名,人人都叫他“锣鼓三”。
“锣鼓三”在街头卖艺,每日照例早出晚归,收入不少,生活亦就日渐富裕起来了。但他并没有忘记那位道士对他的恩德,为了报答这位道士,一天,“锣鼓三”专程到五仙观查访,但观内众人无一认识这位道士,“锣鼓三”甚觉奇怪,忽然他看见了五个碑刻仙人石像,其中一个正是自己要报答的那位道士,他这才明白,当年那位道长,原来是仙人的化身。

文献资料来源:2013年7月   摘自《谷羊昌瑞--广州五羊传说》

作者:彭嘉志编著

索取号:I277.3/62

本馆校对:周俊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