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贯今古 千年续繁华——北京路

    北京路商业步行街位于广州市中心,这一地段是广州城建之始的所在地,是广州有史以来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区,两千多年来,其中心城区和中心商业区的地位始终没有改变,不仅创造了国内外城市建设史上罕见的奇观,也造就了广州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和商业文明。
    广州北京路的名字,与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武汉的汉正街一样,是最繁华商业区的代名词,来广州的商旅没有不到北京路的。这条我们熟得不能再熟悉的北京路,却藏有几许沧桑的故事。
    在清代,北京路的街名唤作“双门底”,至今许多老人也还称这个旧名。以今天的西湖路(当时叫西湖街)为界,以北是双门底上街,以南是下街,下街延伸至今天永汉电影院的位置,有城门楼一座,名为“大南门”,这是广州的内城楼之一,城墙就是今天的大南路与文明路一线了。“双门底”的起源是因着今天西湖路与北京路交界处,原有高楼一座,名为“拱北楼”,楼有双门拱,故街名“双门底”。关于“双门底”,是因为在清兵接管广州的时候,同时有两位官阶级别一模一样的官员来治理广州。按照当时的习惯,一个官员只能够从一个城门通过。现在有两位官员,就要有所避讳,于是就在城楼里开了两个门。楼上设有一座元代铜漏壶,是广州城镇城之宝之一,据清人笔记所说“百年不爽”,也就是百年都不差分秒。拱北楼拆除马路后,铜壶转存于广州博物馆,后来拨调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到了民国年间,北京路开始叫“汉民路”,为的是纪念缔造民国的元勋、番禺人胡汉民,后来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又改名“永汉路”,为什么叫“永汉”呢,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原来当时主政广东的是杨永泰,他想把自己的名字留在广州的路名上以垂久远,但当时的规矩是只有已故的历史人物才可享受此殊荣。杨永泰动了脑筋,就将“汉民路”改作“永汉路”,又将相近的万福路一段取名“泰康路”,这样就把“永泰”两字嵌入了两条路名之中,这也是北京路历史上鲜为人知的掌故。
    在北京路名称变更中,最激动人心的要数1966年北京路挂牌时。当年8月25日,在文化大革命“破旧立新”的风潮中,广州市“永汉路”改为“北京路”,寓含“人民心向北京”之意,当时数以千计的群众为此敲锣打鼓,这珍贵的一刻被相机记录下来。   
    双门底自古以来一直是商业重地,据考证,北京路双门底是广州年宵花市的发祥地,在宋代就已开始。而广州花市正式形成于清代咸丰、同治年间,主市仍在双门底及其附近一带。可见,双门底在广州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当时流行的一首诗把双门底花市的繁荣景象描绘的淋漓尽致:
    铜壶滴漏视无声,爆竹如雷响满城。
    贴罢挥春人小醉,卖花声唱到天明。
    根据史料和专家考证,目前北京路、教育路和西湖路周边区域已有或已建成及挖出的历史文化遗址有:秦番禺城遗址、秦汉造船工地遗址、西汉南越国宫署遗址、唐清海军楼遗址、南汉御花园、明大佛寺、明城隍庙、明清大南门遗址、清庐江书院、广州起义纪念馆等十多个朝代的十多个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古迹。2002年,覆于“千年古道”的南北两座遗址被保护起来,使游人隔着钢化玻璃可以观赏到从南汉、唐、宋、明、清五朝11层古代路面遗迹和宋代“拱北楼”遗址。千年古道的风采,在这里成为广州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现今,这一区域虽历经十多个朝代及两千多年的沧桑,但其中心地位始终没有改变,这一奇特现象,不仅创造了国内外城市建设中罕见的历史景观,同时也造就了这块神奇土地灿烂无比的历史文化。
    北京路,一个承载千年商都经济文化血脉的千年古道,用经久不衰的繁华书写着中心旺地的不老传说!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新潮、本土与西洋,都在这繁华的闹市中汇聚、交融与升华。北京路,是历史文化名城广州的缩影,是广州最亮丽、最具特色、最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名片!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