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寺院--光孝寺
光孝寺又名法性寺,在今光孝路,是广州见诸历史最早的古刹。
光孝寺原为南越王赵建德的故宅。三国时,吴国的虞翻被贬广州,谪居于此授徒讲学,并手植诃子树林,时称虞苑,又叫诃林。虞翻死后,他的家人将此宅施给寺院。东晋安帝隆安五年(公元四0一年),罽宾国(现克什米尔)僧人昙摩耶舍,航海东来,在此首创王园寺,建立大殿五间,并受东晋皇帝的委托,住在这里翻译佛经。从此便不断有印度僧人到此宣扬佛法,如刘宋永初元年(公元四二0年),求那罗跋到此建立戒坛和制止道场,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五0二年),西天竺僧人智药三藏到此传教,并携菩提树一棵,植于戒坛之前,佛教禅宗始祖达摩,亦于梁普通八年(公元五二七年),由印度航海抵广州到达此寺,还有陈武帝永定元年(公元五五七年),西印度僧人波罗末佗在这里翻译阿毘昙经、金刚般若经、无上依经、僧 多律舍论、佛性论,共计四十部。唐神龙元年(公元七0五年),印度僧人般剌密谛最早在这里译楞严经,“中国之有楞严,自岭南始。”(见《光孝寺志》)
唐朝著名僧人禅宗六祖惠能就是在这里剃发出家的,他剃下的头发由后来住持僧法才建了座瘗发塔,安置到大殿的前面,显示此寺曾经是广州的佛教中心。以后历代统治阶级都很重视此寺,宋绍兴二十一年(公元一一五一年),张弘范率兵进入广州时,特地派兵把守寺门,加以保护。明太祖洪武十五年(公元一三八二年),在这里设僧纲司,任命正、副僧官二人,规定凡有什么庆贺大典,先在些寺演习礼仪。明成化十八年(公元一四八二年),又钦定光孝寺名。明代士大夫,如欧大任、黎明表等,曾经在此结诃林诗社。后来陈子壮,黎遂球等亦在此开诃林净社。历代诗人对此寺多有题咏,如方信孺《南海百咏》中便有咏法性寺(光孝寺)的诗曰:
金碧参差兜率天,曾煎诃子试新泉,
荒园废宅无人问,门个桃花却是禅。
光孝寺曾经有过不少的古迹、古物,如大雄宝殿(东晋所建),睡佛阁(唐神龙间建)、瘗发塔(唐仪凤间建)、大悲幢(唐宝历间建)、斋僧大镬(元廷祐间设)、石签筒(唐时之物)、白莲池(唐时已有)、洗砚池)相传为唐相国房融译经洗砚之地)、来仰轩(唐大中十三年建)、东铁塔(南汉主刘 所造)、西铁塔(为南汉太监龚澄枢造)、菩提坛铁塔(明成化间市舶太监韦眷所铸)、 洒轩(宋元祐间蒋之奇建)、译经台(蒋之奇立)等等。
又据《南海百咏》引《番禺杂志》云:“嚣庙在今法性寺前,道东四十余步,广民岁时享之,墓在庙下。”清檀萃《楚庭稗珠录》亦说:“光孝寺前官道东西,皆任嚣墓地。”可见光孝寺附近一带皆古代名胜之地也。

文献资料来源:1984年   摘自《广州说古》

作者:邓端本编

索取号:K928.7/50

本馆校对:黄国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