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萧王”郭大强
惠福西路竹篙巷的尽头,经常传出一阵阵清亮的笛声,原来这是从萧笛制作专家郭大强的家传出来的。
郭大强这个名字在竹篙巷一带家喻户晓。郭家祖辈都是制作萧笛的高手,其70多岁的父亲郭汝灼制作萧笛已快60年了。由郭汝灼及其大儿子郭大强经营的“粤声”乐器销售部,就设在越秀区惠福西路竹篙巷白薇街,这是广州、乃至广东现在唯一的萧笛制作民间作坊。然而,面对西洋乐和流行乐的冲击,这门传统制笛工艺正在面临失传。越秀区政府拟在五仙观开设一个“百工坊”,让这些民间工艺能够得以传承。
郭家萧笛铺位于一栋民居里,竹编制品挂在墙壁外,天花板上挂满了竹枝,恍然一个竹园;墙壁上挂满了竹萧、排箫、各式笛子和粤剧专用的喉管等,又俨然一个小小的萧笛博物馆。在“粤声”的销售部里,挂着我国著名萧笛演奏家张维良教授的题字“南萧王”。郭氏父子每天就在这块牌匾下,以茶会客,吹笛弄萧。
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郭大强的外公赖权已从事萧笛制作,当时只是以小型手工作坊的形式经营。郭大强的父亲郭汝灼12岁入行从事萧笛制作,母亲也是出生于乐器世家。1957年,郭汝灼的岳父带着他们组建起了“岭南萧管厂”。1963年,郭汝灼调至“广东乐器研究室”主持萧笛的新产品开发,在国内率先研制出“木质萧笛系列”和“半音键改良中国笛”。在当时的岭南管乐厂还组建了一支由20多位员工组成的笛子乐队,由不同音色和音区的大小笛子配套组合而成,其中两支超低音巨笛长度为1.8米。现在,一支收藏在佛山乐器博物馆,另一支依然存放在粤声厂。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广州制作萧笛的工厂全盛时期有员工300多人,生产的萧笛主要销往东三省。改革开房后,萧笛市场需求锐减,很多乐器厂倒闭,民间作坊也都改行,萧笛制作的工匠们只好纷纷改行。后来岭南管乐厂解散了,郭汝灼不忍心放弃这门行当,带着自己的子女,在15平方米的居室里,坚持萧笛制作,继续经营作坊。
8岁时,郭大强开始跟一位京剧团的老师学习吹笛,除了学吹笛子外,平时也喜欢动手跟着父亲学制作萧笛,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式来制作专属于自己的乐器,慢慢地便对制作乐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8岁后,他索性以制作乐器为业,一做就是这么多年。年已40岁左右的郭大强,至今已经有20多年的“萧龄”了。经过系统的训练及20余年来对萧笛制作的刻苦钻研和努力探索,时至今日,他已集萧笛制作、演奏和鉴定于一身。其作品由于选料好、工艺精、音色佳,深受专业演奏家、音乐团体的欢迎,还远销港、澳、台、东南亚及美国、加拿大等地。国内电视台、报纸及海外报纸也多次对粤声萧笛进行报到,并给予很高的评价。
郭大强家族也是全广东手工制萧笛的“独此一家”。让郭大强感到自豪的是,他不仅没有让祖辈的制笛工艺失传,而且还让“粤声”萧笛制作的路子越走越宽。他从一个演奏使用者的角度,对制笛技术进行钻研,还融入了现代音响理念,为萧笛制作引入科学的鉴别标准和制作方式。现在制作于广州、刻着“粤声”和“大强”的萧笛,不仅在国内有一席之地,美名还传播至海外。
无论是萧还是笛,都是竹制的,可在郭大强的眼里,萧笛也像人一样有感情,有灵性,“萧笛越吹感情越深,音色也越好,如果长时间不吹就会相互生疏了”。而制作萧笛,也是容不得任何瑕疵的。在他看来,萧笛的产量和质量肯定不能成正比,数量多质量难免会打折扣,他认为,“萧笛是艺术品,些许瑕疵都不行,即使外人看不出来,但也过不了自己这一关。”制作萧笛的过程非常繁琐。好笛源于好竹,选竹要非常讲究。在郭大强眼中,苦竹坚实适合做大笛子,黄竹做的细笛子非得功力深厚的人才吹得响,紫竹则是洞箫的首选。首先,要挑选3~4年、竹壁在3.5~4公厘之间的竹仔,有虫口的当然不能要,太老的竹子会导致音色太硬,太薄则音色轻浮。广东的竹子太薄,一般竹料都取自安徽、湖南等地。所选的竹料要自然风干3年左右才能制作。然后经过烘烤将竹子拉直,确定调性后凿孔、调音。通常做一支笛子最少也要一个星期,光调音就得调上几天。
郭大强还说,竹萧竹笛的手工制作是机械化难以替代的。因为每一根竹子的厚薄、粗细、质地都不同,所以每一根都要经过制作者的设计才能成为一支上好的萧笛,否则只能是一件废物。中国萧笛乐器非常人性化,音色因演奏者而异,不会吹奏的人一定做不出来。他有几十年吹笛的经验,是他制笛工艺中的重要工夫。
随着对文化建设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萧笛,喜欢萧笛,郭家的萧笛又渐渐红火起来,“全球基本上有华人的地方就能看到郭家萧笛”,言语中郭大强充满自豪。郭家的萧笛不仅有雕刻精美的外表,更有令人放心的优质内涵。

文献资料来源:2011年6月   摘自《诗书福地》

作者:陈明

索取号:

本馆校对:范合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