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正小学
培正学校创建于清朝光绪十五年间,经过数代人的耕耘和奉献,发展为一门多校,“培正”积淀了极具个性的学校文化,早期有“北有南开、南有培正”之说,历经百多年久负盛名,焕发着蓬勃的朝气。东山培正小学是培正联校中的一面旗帜,历任校长励精图治,根据社会的变革和需求转变教育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在课堂教学改革、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做了积极有效的探索。老师们敬业奉献、辛勤耕耘,用自己的劳动续写基础教育荣耀多彩的篇章,培养出众多卓越人才,凭着注重高素质教育的良好口碑逐步形成了名校的品牌形象。目前学校共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2780平方米,47个班共1972名学生,教职工122人,本科学历教师74人,占专任老师总人数的64%,具有小学高级教师职称99人,占专任老师85%。
随着社会转型和快速创新的科技迅猛发展,素质教育也取得巨大的进展。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后,学校的发展重点由原来重视数量规模扩张,转向追求质量效益的提高,这是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的更高要求,也是学校办学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今天我们要引领学校奔向未来,必须“用开放的态度审视自己,用先进的理念武装自己,用科学的方法战胜困难,用务实的态度打造优势”。我们深知,学校文化是学校品牌之魂,学校的品牌的发展最终都必须以学校文化为根本依据。学校申报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促进优质学校教育发展策略的研究》,旨在通过结合本校办学特色进行研究和实践,借鉴应用现代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技术的同时,挖掘学校的优良传统、文化底蕴,从解读校训“至善至正”入手,探索其连结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根源,赋予现代教育的时代内涵,将其转化为教师共同的教育价值取向,构建新型的善正教育模式,实施“立善正之道、树善正之风、推善正之行、建善正之业”四轮并进的教育增值策略,促使学校教育获得持续优质的发展,培养多元素质协调发展的至善至正走向世界的现代培正人,把培正小学建成人们满意和向往的“书香门第、现代学府”。
善正教育的方法是感动心灵,从控制生命到激扬生命。“善正教育”是全人教育,是为学生生命发展奠基的教育!学校大力实施学校文化建设的“五优”工程、教师队伍建设的“强功促业”工程,全面扎实地推进素质教育,不断地在实践中研究,研究中提升,经过努力,实验研究呈现显著,学校、教师、学生三者共同获得持续的发展。近几年学校共获得130多项集体荣誉,连续五年在区办学水平评估中获一等奖。通过校本培训和科研实践加快了教师的专业成长,锻就了一批师德高尚,在省市地区、乃至全国具有较强教育竞争力的名师。目前全校获得荣誉称号的骨干教师共56人,占专任老师总人数的63%.学生的学科文化基础扎实,思维活跃,个性特长得到培养,信息素养迅速提高,综合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同学们参加市、区教学质量抽测成绩均超出平均水平,无论参加全国“华罗庚杯”数学大赛亦或是广州市小学英语竞赛均取得优异的成绩。田径赛连续三年蝉联区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冠军,无线电测向队每年都保持全国赛的团体冠军的优异成绩,学校艺术团评为首批“广州市优秀艺术团”,美术组历年保持获取全国中小学书画大赛优秀组织奖,电脑创意作品和科技创新大赛均喜获新的突破,德育成果更是丰硕喜人,多名同学在竞争激烈的竞选中胜出,获得“全国优秀少先队员”、“南粤十佳少先队员”和“羊城小市长”光荣称号。
在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近年学校整体规划改善办学条件,校园形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宏伟的门楼和红墙绿顶的建筑尽显百年老校的风韵,四楼一亭隐现在开放式生物园的花草树丛中,场地布局合理,动静区分明,拥有连通两校区先进的网络环境,继续成为示范一方教育的对外交流视窗,让人感受到的不仅是这所历史名校浓郁的书香气息,而且还有高品质的教育生态环境和令人振奋的信息化浪潮,有效释放“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大大增强了师生的归属感、校友的亲切感和家长的认同感。

文献资料来源:2009年12月   摘自《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培正小学创校120周年纪念特刊》

作者:张淑华编撰

索取号:G629.28/4

本馆校对:黄国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