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畔朱楼聚商贾
今人说及古广州濠畔街的兴旺,必引上文说及的孙蕡诗《广州歌》及屈大均《广东新语》书中的《濠畔朱楼》一文,此文可见古越秀地区最繁华的商业中心的面貌。《广东新语》虽在清初面世,但屈大均在书中记濠畔街的繁华景象,绝对是明代的写照。屈大均生于明末,青年时参加过反抗清王朝的义军。他以明遗民自居,故不会歌颂清初的繁华,《濠畔朱楼》一文最后以“今皆不可问矣,噫嘻”作结便是明证。
《濠畔朱楼》译成现代文主要是说:广州老城南面玉带濠的水,通东水关、西水关、归德门。老城城墙南面有十里连续不断的一片红楼,南临濠水,乃歌妓云集的地方,地名西角楼。对岸则是天下商人聚集的地方,各大城市的人在此开设售卖各种货物的店铺,名为濠畔街。不少店铺后面有跨濠的飞桥,方便到西角楼寻欢作乐。在社会安定时,濠畔街中香料、珍珠、犀角、象牙等货物堆积如山,花鸟如海,外国客人也有不少,一天消费数千万金。这里饮食业之盛、歌坛舞榭之多,超过南京秦淮河数倍!该文还引《濠畔行》一诗云:“花舫朝昏争一门,朝争花出暮花入。背城何处不朱楼,渡水几家无画楫?五月水嬉乘早潮,龙舟凤舸飞相及。素馨银串手中灯,孔雀金铺头上笠,风吹一任翠裙开,雨至不愁油壁湿。”
屈大均此文虽然写了明代濠畔街概貌,但对商业情况却写得不详细。由于下文还有记清代时濠畔街的盛况,这里也不展开谈了。只举一个传说,以窥明代广州饮食业已有特点,这就是伦文叙与及第粥的故事。
传说明代状元伦文叙少年时与母亲居住于古越秀地区的福地巷(今在海珠路),他家境清贫,少年时长街挑担卖菜,帮补家计。一位粥店老板见他每天奔波,既可伶其身世,也欣赏其勤劳,所以每遇小伦卖完菜挑着空担子经过店前,便招呼他进店,免费送粥给他吃,伦文叙对老板煮的肉丸、猪肝、猪腰(肾)粥最为称赞。后来伦文叙高中状元后,不忘故旧,带着感恩之心来到粥店,向老板致谢。老板特地再煮一碗粥给他吃,伦文叙接过热粥,用汤匙一舀,刚好舀起3粒肉丸,不禁赞一声:“好一个三元及第!”当他知道此粥未有名字。便说“就叫及第粥吧”。老板大喜,从此其店这种肉丸猪肝猪腰粥就叫“及第粥”。此粥制法后来广为流传,其名一直流传到当代。可惜今日的烹制者多数不知此粥配料无论怎样变,均不可忘记加3粒肉丸,以应“三元及第”之意。因此,喜欢寻根究底的老食家当今每食及第粥,均叹一句:“已失去传统风味了!”传说不一定准确,倒是“三元及第”与粥名的关系,今日仍足令人品味。

文献资料来源:2009年3月   摘自《商海千年说越秀 -- 越秀商业史话》

作者:刘小骏主编

索取号:K296.51/154/10

本馆校对:范合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