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桥的60年
广州地处美丽富饶的珠江三角洲。但在几十年前,城南和城北的两岸人民相互交往仅依靠小艇、木船等水上交通工具。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及两岸人民交往的迫切需要,在珠江河面上建造桥梁的事情自然而然地被提出来了。
一、兴建
二十世纪初期,中国尚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在珠江河上建造大型桥梁谈何容易。因此,广州市设计委员会在1929年拟订了兴建海珠桥计划后,以103.2万两白银的造价由美国慎昌洋行经办,美国马克敦公司签约承建。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到1933年2月正式竣工通车。该桥全长600英尺,分为三孔,南北两孔各长220英尺,为固定式弓形钢桥,桥宽中距为47.3英尺,车道宽40英尺,上面铺着6英寸厚钢筋三合土,1英寸厚柏油为保护层,两旁人行道各宽10英尺,中孔长160英尺,分为两截,活动节两端各装14匹马力发动机一台以司启闭。启桥需用的各种机械设备齐全。海珠桥建成后,开通了两条路线的公共汽车,方便了市民交通,结束了两岸往来只能走水路的历史。
二、炸毁
抗战胜利后,天下并不太平。就在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反动统治即将崩溃,广州行将解放前夕,国民党军队于1949年10月14日下午5时50分以大量黄色炸药炸毁海珠桥,造成乘客和过桥行人的无辜伤亡,炸沉附近河面的船艇很多,震毁桥边店铺数十间,死伤近千人。海珠桥本身的中孔钢梁全被粉碎,南孔全部和北孔四节坠入江中,南北两孔估计损坏50%以上,东南桥墩一个,近水面处全段折断倒卧江中,西北桥墩被炸裂二处,联系桥墩的三合土横梁也炸得支离破碎,沉于江底,破坏程度非常严重。
三、重建
广州解放后,市政府为恢复南北交通,呈准中央拨款重修海珠桥。由市建设局负责筹划,并将工程分为三期进行。第一期桥墩工程,由国营广东建筑公司承建,于1950年3月25日正式开工。其时正值雨季,春潦初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较大。动工时首先着手清除倒墩及其他障碍物。市政府为争取早日通行,电准中央派遣铁道部衡阳管理局桥梁队前来协助。由于南北两孔钢梁被毁后仍有大半尚属完好,所以决定按原式修建,被毁后的钢梁尽量设法打捞应用,残缺部分以新材料制造补充,采用铁路局所存的英国军用铁道钢桁梁(ESTB)改制安装。经过全体员工的努力,于同年11月7日如期完工,12月5日正式通车,由市长叶剑英剪彩。
四、扩建
为了改变海珠桥通过能力低。交通拥挤阻塞的现象,省、市有关部门决定扩建海珠桥。工程于1974年12月28日在“上不封桥、下不封航”的困难条件下动工。在旧海珠桥两旁,扩建两座各宽11米的混凝土结构新桥,与原来桥身既保持独立又联成一气,这是国内桥梁史上罕见的,比新建一座桥的难度还大。由于扩桥位置的附近河道,水位最深,新建的桥墩(共8个)又不能过份接近旧桥墩,加上旧桥的桥孔布局比较特殊,这些都给扩建工程带来许多亟须解决的技术问题。主要施工单位有广州市道路工程公司、广州救捞局打捞二队和省基础公司第一施工队;配合施工的广州市供水公司等单位的职工们也胸怀全局,主动协作,有力地支援了工程建设。由于他们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海珠桥扩建工程于翌年9月28日竣工通车。扩建后的海珠桥全长435米,宽33米,其中快车道宽11米,两边增设非机动车道各宽8米,行人道各宽3米。大大缓解了海珠桥交通紧张的问题。
此外,解放前及解放初期,广州市容极其混乱,摊贩布满市内各主要马路,交通为之阻塞,海珠桥也不例外。1950年冬,重建海珠桥后,市人民政府为维持桥上交通秩序与安全,制定了海珠桥交通规则,禁止摊贩在桥上摆卖。但时至今日,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小商小贩就不知从何处一股脑儿钻出来,严重影响市容,防碍交通。这种现象往往在白天也有存在。希望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保持交通顺畅和人文景观的特色。

文献资料来源:1993年8月   摘自《羊城今古》1993年

作者:钟信生著;饶展雄主编

索取号:K296.5-5/1/1993

本馆校对:范合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