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街话驷马涌
蛇状曲流风景美,诗人兴起畅游江。
高车驷马烟云去,此日崇楼耀百窗。
今越秀区西华路东段北侧,有一条叫“司马街”的大街。清代时,这里一带有驷马桥、驷马直街及驷马巷(此两巷至20世纪80年代尚存)、驷马坊(1982年改名骏马坊)。这些“驷马”之名源于这里紧贴驷马涌。
古代驷马涌弯弯曲曲如灵蛇,花木欣荣,堪称风景绝佳之地。从汉代到唐代,从北方乘船来广州的官员,都走增埗河,进驷马涌,在驷马桥附近的戙船澳(拾翠洲)登岸。唐代时,拾翠洲及岸边名为津亭的接官亭也很有名。唐代名诗人陆龟蒙有《送李明府之任南海》诗云:
春尽之官直到秋,岭云深处凭泷楼。
居人爱近沉珠浦,候吏多来拾翠洲。
由于这条涌上多有高官来往,人们常见河涌岸上有四匹马拉的车(驷马)迎送,便把此涌命名为驷马涌。南汉时驷马桥西北的涌上建起了彩虹桥,这一带风景更美。据说宋代时孔子一支后裔从韶关南迁,来到驷马涌后见到迷人的景色,便不愿再走,在此建起楼房园圃,安居于此。
元末明初,名扬诗坛的赵介来到驷马涌畔,欣赏小桥流水着了迷,一时兴起跳下江中游泳,人们还误以为他失足落水,留下一段佳话。
赵介(1343—1389),字伯贞,番禺人,人称临清先生。他自小勤奋读书,才华横溢,但却不想做官,也不喜近达官贵人。地方官多次推荐他为官,均辞谢。他教子有方,因第四子赵纯后来为官颇有政绩,朝廷追赠赵介为“监察御史”。赵介于元末明初常与孙西庵、王佐、李德、黄哲等雅集于南园抗风轩(今文德南路聚贤坊附近),开岭南诗坛雄直之风,人称南园五子。赵介有诗咏及驷马涌,可知元末明初尚有驷马这名:
断桥冲破百步遥,何时鞭石驾长桥。
苍龙饮水涵秋月,螮蝀横空锁暮潮。
此柱无人题驷马,夕阳有客系兰桡。
蹇驴晓踏新泥滑,恰似灞桥春色消。
清初顺治年间,尚可喜,耿继茂率兵攻陷广州后,分别被封为平南王、靖南王。两王各自占据地盘养马,耿继茂占据城西,在驷马直街及以西一带放牧马匹,破坏了驷马涌的景色。因官府崇尚养马,驷马直街之西建起一间司马庙,后来遂有司马庙前、司马防两条街道。
20世纪末,昔日的驷马桥一带建起高楼大厦,我们只能遥想当年高车驷马往来于驷马涌边的繁华景象了。

文献资料来源:2011年12月   摘自《广州越秀古街巷》第四集

作者:广州市越秀区文联编

索取号:K926.51/25/4

本馆校对:范合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