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卖懒
过去,广东许多地方都有除夕“卖懒”的风俗,尤以广州、东莞一带最盛,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事语》中已有记载:“岁除祭曰送年,以灰画弓矢于道谢崇,以苏木染鸡子食,以火照路,曰卖冷。”“卖冷”是口音之误,实为“卖懒”。
广东地方卖懒的做法是:于年三十晚上灯后,家中长辈给每个小孩一个煮熟的红鸡蛋,一个茨菰,让他们点着一支香,提着灯笼,在街头巷尾边走边唱道:“卖懒,卖懒,卖到年卅晚,人懒我不懒。”或者唱道:“卖懒仔、卖懒儿,卖得早,卖俾(给)广西王大嫂;卖得迟,卖俾广西王大姨。”卖懒歌的内容大同小异,有的还在头尾加几句:“卖懒去,等勤来。眉豆句,菊花开。今晚齐齐来卖懒,明朝清早拜新年……男人读书勤书卷,女人卖懒绣花枝,明日做年添一岁,从此勤劳,不似旧时。”小孩反复唱诵,一直走到土地庙把香插上香炉才往回走。年纪幼小不能独自去土地庙者,则由大人牵着手,由屋内走到屋外,唱完歌后就把香插在门口土地神的牌位中。小孩们回到家中,要把红鸡蛋分给家中的长辈吃,分食的人越多越好,越多表示自己的“懒”卖得越彻底,来年就越勤快。
在著名小说《三家巷》中,就有一段描写卖懒风俗的场面:“区桃……周柄这八个少年人一直在附近的横街窄巷里游逛卖懒,谈谈笑笑,越走越带劲。年纪最小的是区卓跟何守礼,一个11岁,一个才8岁,他们一边走一边唱:‘卖懒、卖懒,卖到年三十晚,人懒我不懒。’家家户户都敞开大门,划拳喝酒。门外贴着崭新的对联,堂屋摆着拜神桌子,桌上供着鸡鸭鱼肉,香烛酒水。”广州、东莞一带的卖懒风俗,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在新中国成立后农村还偶有所见,后来才逐渐革除。
卖懒风俗在江浙地区叫“卖痴呆”。宋代诗人范成大在《腊月村田乐府十首》之《卖痴呆词》中写道:“除夕更尽人不睡,厌禳纯滞迎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巷南巷北卖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林翁块坐垂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儿云高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范成大是苏州人,他诗里所描写的正是苏州卖痴呆的情景。《平江纪事》中另有一则记载,可以佐证:“吴人自相呼为呆子,又称之苏州呆,每岁除夕,群儿绕街呼叫卖痴呆;千贯卖痴女,万贯卖你呆;见卖尽多送,要赊随我来。”其中所纪情况,与广东卖懒大体相同。

文献资料来源:2009年11月   摘自《岭南衣食礼仪古俗》

作者:叶春生,陈玉芳著

索取号:K892.465/6

本馆校对:黄国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