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花街
广州四季如春,鲜花盛开,有“花城”的美称。当北方冰天雪地时,广州已经春满大地。各区迎春花市搭在街中心,民众俗称“花街”,书面语称“花市”。广州人过年最热闹的地方就是遍布老城区的几大花市,有越秀区西湖路中心花市,荔湾区荔湾路花市,海珠区滨江东花市,天河区体育东路花市,还有芳村花市等,可谓十里花市人如潮,万朵鲜花喜迎春。
广州人爱花、养花、赏花的情趣自有广州建城以来逐渐递增,花市开始萌芽于唐代,至明末清初规模越来越大,至清同治、光绪年间,迎春花市成为历史悠久的最为灿烂的过年风俗。“行花街”成了广州人的过年习俗。每到年前的十天,广州市各区摆花市的街道封锁交通,搭起棚架,张灯结彩,布置花农摆花卖花。年前三天,即年二十七起,广州各区花市向市民开放,直到大年初一凌晨二时,花市才圆满落幕,虽然历时三天,但参与者众,用“举家欢腾,人人参与”描述并不为过。今年(2013年)广州市政府还将传统的三天花市扩展至元宵节,有18天之多,更加方便广州及外地的游客来观赏久负盛名的广州迎春花市。
过年啦,一家人吃完团年饭,全家去游花街,而不是坐在家里看电视,这成了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民众的普遍节目。在热闹的花街上人挤人,欣赏着各式时花,带着笑脸与花农讨价还价一番,然后买下一些“心水”(粤语,即合心意)时花带回家。至于每家每人要买什么花,各有所好,各取所需。那一盘盘金桔又好看又好吃,寓意大吉大利,是家庭与商铺过年的门面,必需的;生意人喜欢选购一盘大朱砂桔,还有吊钟花,等等,寓意财源滚滚,大展鸿图;男子则中意买桃花,扛着它在花市转几个圈,摆在家中就有“桃花运”;主妇和姑娘们多是买梅花、菊花、剑兰、芍药、鸡冠花等。还有水仙花是不可少的,以前多数人家在过年前半个月就开始浸水仙头了。浸水仙头有诸多讲究,花时最好待到春节那几天开,那就真是应节了,全屋开出清香而淡雅的水仙花,给家里增添了祥和的仙气。总之,买了花的人们喜欢把花枝举在头上,把盘花托在肩上,那乐呀,一个个笑脸似在宣告:“我行过花街了,我买花了。”那些买了花的人们在花市也是一道亮丽风景。
最记得我小时候,每到年三十晚,在家中吃完团年饭,快到凌晨,父母带着我们兄妹三个逛花街,去花市扫货。那时花特别便宜,人也特别多。我们一家人看到心水的就买,然后我扛着一株吊钟花,哥哥扛着一株梅花,弟弟捧着一束鲜花,我妈拿着一盘水仙,一左一右,一前一后,夹着扛着一盘金桔的父亲漫步走在花市上。那时候,一家人可神气了,父亲像个皇上,被一家人前呼后拥,可惜那时没有照相机。过年了,亲戚朋友来拜年,看到各式时花、盆花--布置在厅堂,整个家花团锦簇,焕然一新,大家都乐,喜气洋洋,都赞,父母亲笑了,说:“过年了,家中要有个过年的样。”然后笑呵呵地给大家派利市。恍然间,半个世纪过去,父母亲已上天堂,我也荣升为奶奶级了,当年全家行花街的热闹和温馨的团聚场景一直定格在脑海里,我依然按照这传统年俗延续子孙。
最难忘1966年至1968年文化大革命闹得最厉害之时,造反派也不敢提出要革掉广州过年行花街之传统。行花街是约定俗成的广州传统过年民俗,再张狂的人也不敢违背着这强大的民俗力量,只不过是各个年代的花市根据各个时期特点进行布置和张贴春联。可惜没人做收集工作,如果能将半个世纪以来的花市门楼布景和春联收集整理出来,会看到不同时期的政治和文化,很有意思。1969年至1971年我是在海南岛橡胶农场过的年,在大年三十寂静的夜晚,我的心飞回广州的家,在睡梦中,我又行走在广州的十里花街上。此后几年的知青探亲假期,我无论如何也要留待过年时回家,和家人吃团年饭,好好地行一行花街,和成千上万的民众挤一挤,对着那些年桔和各式熟悉的鲜花,和花农讲一讲价,然后买上一盆花回家,我的心就踏实了。
此后40年,我都在广州过年,每年都一定会和家人行花街。
(此文刊载于2013年2月8日《广州日报》)

文献资料来源:2013年6月   摘自《广州民间艺术大会堂》

作者:曾应枫编著

索取号:J12/25

本馆校对:黄国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