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教之功贵在主导
叶圣陶先生曾经讲过:“凡为教,目的达到不需要教。”意思是通过“教”,使学生在智力、能力、素质等方面逐渐提高,具备自学能力,以达到“不需要教”。多年来,我努力探索,力求将叶老这一指导思想,贯彻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老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很重要的。“导”就是引导,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启发性的教学方法,进行恰如其分的指点引导。也可以说,老师不再是演员,而是导演,学生不再是观众,而是演员。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有利于培养开拓型人才,有利于开创语文教学的新局面。正如陶行知所说:“解放他(指学生)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时间,使他成为时间的主人。”因此,施教之功贵在主导。
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老师的主导作用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导之以情,激发学习动力。
《教学大纲》前言指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学科,对于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好其他学科,日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促进国家现代化建设,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这要求老师除了传授语文知识,还要重视语文课的思想品德教育。
语文学科的教育因素是以感性的、形象的内容为主的。作为老师,应尽可能引导学生在对课文中的一个个形象或场景的理解分析中,发掘其所具有的爱国主义思想、信念、道德、情操等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如在《过零丁洋》一文中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不惜以死来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在《岳阳楼记》一文中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中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大志等等。在教学中,学生主体对知识的掌握以及由知识向智能的转化,无不借助于这些具有动力的情感或媒介来实现的。老师应该把握着教材中生动形象,表达的感情因素,有针对性的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注意给学生设置一个个完整的轮廓,创造一个个思想品德教育层次,树立一个个可供仿效的楷模,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从而迸发出求知的热情,激发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
二、教之以法,指点规律。
现代的教学对学生的要求已经不是“学到什么”,而是“学会怎样学习”。聪明的老师教给学生不是应该怎样写,应该那样算的死法子,而是应该怎样想,怎样做,和为什么应该这么想,这么做。努力培养学生会读书,会思考,会自学,会操作,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能力。因此,老师授之以法,指点规律是十分重要的。我体会有两点:
首先,要求学生做到“四勤”、“五多”。
“四勤”是:勤动眼,勤动口,勤动脑,勤动手。调动各个器官用于阅读课文。“五多”是:多读-阅读、默读、速读、细读。多写-写生字、词语、段意、中心、文段仿写。多想-想每课重点、难点、句意、语感。多练-做思考练习题,做单元知识归纳。多记-识记名篇、佳句、佳词、基础知识的含义、性质、特点等。
其二,揭示规律,传授技巧。
就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来说。老师的责任就要给学生揭示规律,传授掌握阅读分析的方法。如对各类文体的文章分析,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单就思路而言,议论文顺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脉络发展。记叙文顺着时间顺序或事件发展的脉络发展。说明文顺着不同类别、构造、功能和特征的脉络发展。老师只要讲清各种问题的各自规律,学生在阅读分析课文时,就有章可循,有律可遵,不致于无从下手,而且收到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又如怎样理解文中的词语含义;怎样理解文中的句意;怎样划分段落层次;怎样辨析段落思路;怎样提炼文章中心等等;这些阅读分析的技巧,老师都必须在教学中逐项边教边练,使学生逐步有所掌握。总之,为能向学生揭示规律,传授技巧,老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研究,善于探导,大胆尝试,下了一番苦功,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导之质疑解疑,以达求知得知。
要诱导学生积极思维,老师就要注意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疑点,善于从“确信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有疑则有问,有疑则有学,有疑则有知。
在教学中,老师质疑设问,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老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最佳结合就体现设疑和解疑的结合上。老师启发质疑,鼓励质疑,引导解疑的过程是老师主导的表现。学生思考求疑,大胆质疑,创造性的解疑过程是学生的主体表现。老师要培养学生质疑解疑,以达求知得知,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有两种。
一是老师问,学生答。这种方法是要求老师起主导作用的。即要导在点子上,导在关键处,导在恰当时,不搞“填鸭式”的教学。在引导中,老师把纷纭复杂的各种问题经过归纳整理,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向学生质疑问难,以激发学生思考,促使他们在阅读中寻找答案,以达到解疑排难之目的。如《井冈翠竹》第1至第4自然段,仅有132个字,老师可围绕着作者总写“井冈翠竹,热情赞颂它是革命的竹子”这一中心,从词语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描写角度及表达作者的感情等方面向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启发学生抓准关键字、词、句、段进行理解揣摩,以达到把握文段要旨。
二是学生自问自答。这种方法是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的。即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提出疑难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指定阅读一个文段,有时在学生中开展竞赛,看谁提的问题多,答的问题准。有时采取讨论形式等。老师注意从中恰如其分地予以点拨,启迪他们自求自得。如有一次,一个学生发现了《筑路》这课的注释中“散弹”的“散”字注音是错的。于是便问我说:“怎么教材中还有注音错的呢?”我觉得这个问题提得好。它说明了学生在阅读中肯动脑筋,敢于“节外生枝”了,我肯定了他能大胆质疑,并告诉学生,哪一篇文章都可能有问题,如有错别字,病句等,并希望他们能以“勿以尊者讳”的求实精神去对待阅读的课文。结果,学生不但从读过的一些课文中发现问题,也从一些报刊上找出了不少毛病。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敢思善想和求实精神,又使他们从中悟出了语言严谨的重要。
由此可见,老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要主导得好,较之以讲课本的任务自然要艰辛复杂得多,而且对本身业务水平,职业道德的要求苛刻得多。但是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更为学生终身受益,此举不可不力行之,因为苦尽必有甘来的。

文献资料来源:2001年   摘自《真情集》

作者:邓锦华著

索取号:G632/15

本馆校对:黄国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