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良复兴“太爷鸡”
对土生土长的广州人来说,“太爷鸡”这个牌子一点也不陌生,太爷鸡是一种鸡食品,与东江盐焗鸡、大同脆皮鸡、广东文昌鸡齐名,名列广东“四大名鸡”之一。太爷鸡菜式始创于清朝末年的周桂生,他融合江苏薰法和广东卤法的精妙之处,制出江苏和广东风味兼具的鸡菜。据说周桂生曾任知县一职,当过县太爷,故这道菜被称作“太爷鸡”。但20世纪40年代中期,周家“太爷鸡”已经倒闭。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政策鼓励发展个体经济。1980年初,周桂生的外曾孙高德良辞退了在一家国有企业的职务,重新举起外曾祖父的牌子,在文明路上靠近北京路口的一所临街老宅里,经营起太爷鸡的生意,是改革开放后广州的第一批个体户。在创业初期,地方租金相当便宜,1平方米的地,每日租金为5分钱。高德良当年用了五百多块钱的原始资本就让太爷鸡在广州有了发展的一席之地。“在那个年代,饮食摊档搞得成行成市,只要你有上百元,一蹲下来就能当老板。”他说。
1980年7月,高德良开业的第一个月,营业额是8000元,纯利润2000元。第一年,高德良就净赚了3万元。而当时普通工人1个月的工资也就24元左右。高德良成了后来受到推崇的“万元户”。高德良在广州这座商业竞争异常激烈的城市里,成功复兴了“太爷鸡”的招牌。当时太爷鸡每斤36.8元,用高德良的话来说就是“当时全广州最贵的鸡”。太爷鸡做法并不神秘,但过程相当严格,要使味道浸到肉里,让人吃到最后都觉得是香的。
一些香港人得知广州具有70年历史的“太爷鸡”重出江湖,纷纷慕名前来品尝。有些港商还提出想与高德良合作。在高德良的策划下,“周生记太爷鸡”开始了第一次扩张-——在香港代销太爷鸡,在深圳、珠海设经销店。
但在改革开放之初,国家规定雇请工人最多不得超过5人。“周生记太爷鸡”扩张之后,势必要超过这个界限。这时,高德良做了一件使他以后闻名全国的事情-——上书中央领导人。
这次上书的内容让人大吃一惊,他说:“以前是个体户,只能容纳家庭人员。如要扩大必须增加人手,但一增加人手,就是‘雇工’了。个体工商业者的地位也发生质的变化。算不算‘资本家’?是‘红色’还是‘灰色’?法律上能不能保证‘他’的地位?”
高德良是个体户中第一批入党的中共党员,他直陈个体户应有美好的前途,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成分,个体户经济能发挥积极的作用,社会、国家和个人都能从这种经济形式中得益。与创造的贡献相对应,个体户经济应得到合理的税收政策和更多的扶持政策。
即使现在看来,由这个前国营工厂铆焊工、当时毫不起眼的个体户写出的这些文字仍然充满了政治智慧,这封信得到了当时国务院领导的批示。
虽然上书曾轰动一时,高德良也感到中央部门的重视,但具体的政策还没有出来。跟个体户打交道的墨守成规的工作人员还是会按照旧章法办事,这给高德良的改革呼吁带来很大压力。但是,改革开放的大势所趋也给高德良增添了勇气,他突破重重困难,发展太爷鸡。21世纪初,“周生记太爷鸡”在广州已经有4家分店,还在香港注册了两个公司。1年的营业额可达900多万元,每年都有一两百万元的利润。高德良还是广州市越秀区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政协越秀区委员会常委。

文献资料来源:2009年9月   摘自《广州的故事》第3集

作者:林郁著;苏泽群,关振东主编

索取号:K296.51/1/3

本馆校对:周俊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