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番禺城”开始 不断扩建城池
在古代,城垣的建筑、扩建一直是广州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任嚣、赵佗率军南下,统一岭南,在甘溪水道(即今仓边路)以西的古番山和禺山上修筑南海郡治番禺城(史称任嚣城),创广州建城之始。当时珠江三角洲范围不及现今广大,涨潮可涌至番禺城下。任嚣依山傍水筑城,即可防御外敌入侵和免受水患,又便于取得甘溪的淡水。秦末天下大乱,任嚣病故,赵佗取而代之,于公元前206年建立了南越国。赵氏南越国以番禺为都,扩建城池“周十里”,建立南越赵佗城,其范围东到今芳草街附近,南到西湖路北,西到华宁里,北到越华路,是座“负山带海”的城市。“山”指越秀山;“海”为当时水面较为宽阔的珠江。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军平南越,从此,广州成为汉王朝国家对外贸易的基地和重要港口城市。三国东吴时期,孙权建立交、广二州。合浦以南为交州,以北为广州,广州由此得名。吴交州刺史步鹫把交州治所从广信(今广西梧州)迁到南海郡,重修越城的西半部,并把城区大规模的向北扩展。
广州城市建设发展史上,唐、宋时期出现了重大的转折。唐代广州城“州城三重”。初古越王城、子城外,城西还有“番坊”。当时广州城最大的变化是向西扩展,在今光塔街一带建有“番坊”,许多海外客商在这里“筑石联城,以长子孙”。到了宋代,又相继在古越城东部筑东城,广西里,西与以南汉旧城为基础构筑的子城相接,后又筑西城,周13里。三城东西相连,它的东面在今德政路附近,南至今文明路、大南路和大德路,北到今豪贤路、越华路和百灵路一带。南宋嘉定三年(公元1201年),又增筑东西雁翅城,直至海边。宋代广州三城的扩建,主要目的在于让日益增加的商民百姓能住在城区,保护商业区和海外客商。唐宋时期广州经济繁荣,许多当时的官吏在广州任职时,积极鼓励市民烧砖制瓦,开始用砖筑砌城墙和修建房屋,这是广州砖城之始。此时城区内出现了大批造型各异、富有岭南特色的砖瓦建筑,反映了当时广州城市建设的进步。
明清两代,广州城区多次扩建,范围不断扩大。明初,将宋代三城合而为一,并向东面和北面扩展,城墙跨到越秀山上。城周20里。成垣范围,东到今越秀路,西到人民路,南到大南路,北到越秀山。后又在城南加筑外城,周6里,成为子城或新城,并将明初所建广州城称为老城或旧城。明代广州城市大规模扩大,人口增加,经济、文化活动空前活跃,有必要也有了一定的经济势力进行城市建设,主要疏浚了六脉渠,建设了初期的城市水系网络和更新街道,广州城里首次出现了石砌街道。清代广州城垣进一步扩建,清顺治四年(公元1674年)对广州原城垣进行加筑,直至城南江边,增建东西翼城。东西城各长20丈,俗称鸡翼城。到此,广州古城的城廓已基本形成。
广州古城的下水道,自宋至清建有6条排水渠,称“六脉渠”。左第一脉正渠自总督部塘(今越华路)向南流经华宁里、南朝街、仙湖街,穿城出南胜里入玉带河。左第二脉正渠,由旧城隍庙后南北分流,南流经贤思街穿城出玉带河;北流经谊贤街与横流的渠汇合。横流的渠源出三元宫,东流经天官里出铜关,流入东濠。左第三脉正渠自东华里南流至贡院(今广东省博物馆),折入东濠。右第一脉正渠,自巡抚院(今人民公园)西侧南流经桂花街,由孚通街出南胜里,入玉带河。右第二脉正渠,自将军署前元妙观左边分南北流,南流经擢甲里,又大水关入玉带河;北流经观塘街和西流的横渠相接,由北水关出城入西濠。右第三脉正渠,自光孝寺前南流经诗书街,折向西出水关,入西濠。
广州是河网地区,市区内河、湖、濠、渠众多。从南汉开始广州就已建有桥渠;历代建木桥、石桥数百座。如著名的流花桥,建于芳春园内,因宫女梳妆时,掷残花于此,浮流而去而得名。宋代建有状元桥、狮子桥、花桥,明清建有云桂桥、汇津桥等,这些选材不同,造型各异,大大小小的桥梁,既将广州串接成一个整体,方便交通,又为广州添置了众多的景观。广州有私家园林是从清朝开始的,比较著名的有海山仙馆、万松园、陈家祠和余荫山房等。这些私家园林内,花木、水池、假山、小桥、流水,幽雅别致,建筑独特。许多私家园林虽经改朝换代,饱经风雨,但仍保存完好延续至今,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

文献资料来源:1996年   摘自《辉煌的广州》

作者:广州市城庆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编

索取号:K296.51/70

本馆校对:黄国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