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雨大,水浸街”是羊城的永恒话题
昨晚一场大暴雨袭击羊城,强降水过程持续达数小时之久,广州大道、岗顶、中山一立交、黄埔大道等20多处地方顿成泽国,交通瘫痪,行人受阻,大量民居及商铺遭淹,不少地段水深超过半米。我恰好就在广州大道,亲历了在暴雨中行车、交通瘫痪及水中突围的惊心动魄场面。街道上夜雨瓢泼视线迷蒙,水流汹涌席卷每个角落。所见相当震撼!
“落雨大,水浸街”是广州充满诗意的古老童谣。而昨夜的暴雨淹城却无论如何谈不上什么诗意。我甚为不解,为何近年广州多次水浸街最严重的地方,竟然是在东部新城区一带。如果说老城区水淹厉害,我们可以说是历史遗留的基础设施问题。但如今浸的是最新崛起的东部新城,浸的是刚刚见证过亚运会辉煌并且作为广州21世纪象征的珠江新城一带。原来,城市客厅——花城广场所在的矗立着103层“西塔”以及“珍宝容器”省博物馆的城东热土,其至关重要的地下排水设施竟是如此脆弱;原来,这个现代化新城其必备的要素与基础设施竟是如此不足。
干万不要以这是数十年一遇的特大降雨来搪塞。仅是黄埔大道,暨南大学南门一带,就是历年水浸的热点,往往平常一场稍大的降雨,这里就可咏唱一番“水浸街”童谣。也请不要以极端天气水浸在所难免来解脱,历次水浸有关部门基本上是束手无策无所作为,雨中的市民只能自救,羊城显然不希望以此种方式证明这里确实是南国水乡。
我们当初是在设计一个城市还是设计一个巨型乡村呢?以我愚见,一个乡村和一个市镇或许只需开挖一些稍大的沟渠或铺设一些排水管即可,大不了把沟渠或排水管弄得再宽一点就是了。但是,珠江新城和整个广州东部新区显然不同,它们的地下系统包括地下排水系统,至少应该与之相匹配,即应该是最具现代化和足以作为城市象征的。关于这一点,专家们毫无疑问比我们懂得多。在这里,应该一劳永逸地解决内涝问题,“落雨大,水浸街”应该或只能诗意地咏唱。显然,建设一个地面上看不到的最现代化的,足以作为城市象征的地下系统包括地下排水系统需要很大的勇气。它不仅涉及巨大的财政投人,涉及对城市的准确认识与理解,而且涉及城市管理者关于政绩的良知。
显然,今日的城市管理者至少不应该比19世纪巴黎的奥斯曼男爵差。这位由拿破仑三世任命的塞纳河行政长官在对巴黎进行全面改造时,建设了巴黎举世闻名的包括排水系统在内的庞大地下系统,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老巴黎的排水排污问题,并且沿用至今。奥斯曼的地上巴黎改造备受争议有赞有弹,但他的地下巴黎建设却被充分肯定。广州城东的建设有这样的远见卓识吗?珠江新城的建设有这样的远见卓识吗?当初我们是在东郊的一片原野上推进城市“东进”战略,也几乎是在一张白纸上规划城东区域和珠江新城,然而近年来一连串降雨证实,这个在甚少历史包袱的良好条件下的规划设计,至少在排水功能上是蹩脚的,与宏伟壮观的地面景观是不相称的,尤其是与21世纪伟大都市的愿景不相配套的。
现代城市不是建筑物在平面上的简单集合。就空间完整的意义来说,城市是由垂直方向的天际空间、地面空间、地下空间和水平方向的横向空间组成的。这些空间彼此有机关联,同等重要。关于此,城市建设的专家显然比我懂得更多。
广州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的城市现代嬗变。继珠江新城之后,白鹅潭经济圈、南沙新区将崛地而起。这些新兴城区需要宏大的景观,但更需要支撑这些宏大景观的普通建筑和基础设施,譬如庞大的、在摩天大楼林立的地面上看不到的地下系统。正是这些琐碎和“庸俗”的基础设施支撑了新城的辉煌。这其中就包括现代化功能足够强大的地下排水系统。
多雨的广州是可爱的。其可爱在于雨水滋润我们而不是让它卷走生活的美好。但愿“落雨大,水浸街”作为灾害性的现实将成为历史,而作为古老的充满旧时生活色彩的浪漫童谣,则让我们永远诗意地咏唱。

文献资料来源:2015年9月   摘自《后街:日志中的城市》

作者:徐晖

索取号:K926.51/59

本馆校对:黄国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