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解放前后的公共汽车
清末,旧中国基本上没有汽车,少数有钱人的代步工具也只是人力车和马车。在19世纪末的广州,市内主要交通工具是人力手拉车。早期的手拉车是从日本引进的,又称“东洋车”,广州人习惯称之为“车仔”。当年,公共汽车尚未普及,而人力手拉车可按线路、门牌接送,成为市内主要的交通工具。
有轨电车
20世纪初,首先进入广州的城市公交工具是有轨电车。
1919年,美国归侨伍学熀、伍籍磐等人,以港币180万元,从市政公所购得专营权,成立广州电车股份有限公司,筹办市内的有轨电车。轨道计划环城而建,以广卫路省长公署为中心,向外伸展10公里。该公司成立以后,到了1920年,才铺设了广九站至一德路一段铁轨,但由于向国外定购的车辆设备没有依时运到等原因,未能实现有轨电车行驶。后来,电车公司继续集资,从加拿大购进一批旧铁轮货车改装成搭客汽车,运行于广九站至太平路之间,但改装车厢大而笨重,加上路面不平,经常发生事故,甚至冲上人行道撞倒行人,撞塌街边房屋墙壁之事经常发生,市民畏惧万分,称之为“市虎”,1923年6月,被市政委员会勒令停驶。
公共汽车
早年公共汽车能够快速发展,离不开华侨回国投资的热情。上世纪20年代,广州市加快马路建设,也促进公共汽车的发展。海外华侨回国投资公共汽车的热情很高,其中,通行公共汽车公司是美洲华侨许伯高集资5万白银于民国17年创办的。当时有公共汽车10辆,行走财厅前到东山、西濠口等线路。20世纪20年代初,加拿大华侨蒋寿石等人集股创建广州最早的公共汽车公司,开展商办长途搭客汽车以及承办市内公共汽车业务。1922年,蒋寿石购置了15辆8座汽车,开始了汽车与“车仔”的竞争。早期只设一条线路:由财厅前经惠爱路到太平南、普济桥到西濠口止,扬手即停,无论远近,车资都是白银1毫。当时汽车公司在宣传中编了一首方言广告歌:“搭上加拿大,快趣好世界;行路摩得多,车仔无咁快;一粒银之马,快搭加拿大”(意指“加拿大”又快又便宜)。当初的公共汽车由旧货车改制而成,加个顶篷,设两排长座椅,上车不分远近,每人收白银一毫。对于这样的新鲜事物,人们不知应该如何称谓,就依据当时汽车公司在车身两边挂的广告横幅“搭上加拿大,快趣好世界”,直呼其为“加拿大”。由于广告歌琅琅上口,流传很快,慢慢地更演变为市民嘴边的俗语:“行得快,好世界。”到了30年代,广州已有福利、利行、中华等九家公司,共有公共汽车80多辆。1935年,海珠桥建成,公共汽车线路开通到河南。《广州市志》记载:“民国二十四年(1935),公共汽车增加到117辆。车头部位设有安全门,由于当时车辆均靠左行驶,其上下门设在车后左边。”到1936年,市内公共汽车增至15条线路。
到了1946年,广州街头出现了俗称“火柴盒”的公共汽车,这种公共汽车的车厢是用木制成的,车身比较短。上半部的车篷是奶黄色的,下半部的车身是深绿色的。早期的“火柴盒”,每车员工8人,分两班制,每班4人(一个司机、一个助手、两个售票员)。车分前后门上落乘客,车门是推拉式的木趟门,有售票员人工拉动。驾驶座与车厢之间也是用木趟板隔开,车厢内设有木板硬凳,有靠背,两人一排,有座位20个,连站位可载客40人左右。这种车当时都是由美、英、日、加等国家进口的杂牌车改装而成的,以木炭为发动机燃料的,所以非常容易发生故障。连海珠桥也开不上去,要售票员下车帮忙推上去的。
1949年11月,广州市军管会车管处收缴国民党绥靖公署一辆公交车,作为建国后第一辆公共汽车运行,以后陆续将旧货车改装成公共汽车。由于解放初期国民经济薄弱,公交车事业还没走向正轨,所以那时只有60多辆东拼西凑的杂牌车。在1953年1月广州市第一公共汽车公司成立,主要从事市内营运。当年行驶在广州街头的公共汽车均为大道奇,1957年,长春“一汽”生产的汽车问世,街头才有自己国产的、由卡车改装成的客车,从此广州公交车开始使用国产车,不断扩大发展走向正规化。早期的公共汽车曾经燃烧木炭和煤作动力,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石油供应紧张,公共汽车不得不背上储气袋,用煤气来驱动汽车,这大概也算是当今燃气车的老祖宗吧。
1960年9月30日,广州市第一条无轨电车线路正式开通,由越秀公园到中山三路的大东门。
随着城市发展,广州客流量增加,市民出门乘车出现紧张现象。为解决公共交通问题,上世纪70年代中期,广州公共汽车出现两节车厢的拖卡车。后来,拖卡车变成长达14米的绞接通道车,这种车可装载乘客150多人。90年代初期,广州市引进了双层巴士。到了2000年,广州市公交车总数已达到7000多台,线路近400条。当今,不但公交车数量多了,车型高档了,空调车、LPG车也不断投入运行。公共汽车线路从城市向周边乡村发展。公交已经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吴敏忠

文献资料来源:2012年7月   摘自《文史纵横》

作者:陈泽泓主编

索取号:

本馆校对:范合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