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伏与海上贸易盛衰相关
东西走向的光塔路与中山六路平行,被人民中路和朝天路所拥,短短几百米的老街十分钟可以走到尽头,沿街遍布小士多店、食肆,并无特别繁华场所。时光倒回1300年前的唐代,光塔路商贾云集,他们是沿着丝绸之路来中国贸易的各国客商,这条广州最古老的“蕃客”街曾经见证了广州在海上丝绸之路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曾经繁盛的陆上丝绸之路几度阻塞中断,到了唐朝中期逐渐衰落,而始于汉朝的海上丝绸之路不断拓展迅速崛起,促成光塔路中兴。随后光塔路的起伏与海上贸易盛衰休戚相关。
海上丝绸之路使广州日见繁华。唐朝盛世,每年来广州的外国商船多达4000艘,广州与南海、波斯湾之间船舶往来如梭,广州港樯帆林立。唐代中国与南洋和波斯湾地区有六条定期航线,这六条航线都集中在广州,最著名的“陶瓷之路”经过南海、印度洋、波斯湾和东非沿岸诸国,航程89天,途经9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国际航线。
那时众多船只从广州黄埔出发,经过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波斯湾、红海等海域。抵达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非洲,把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销往世界各地,同时又把沿途的象牙、明珠、宝石、香料运到中国。
走在今天的光塔路,街道两侧古屋己少,古迹更加难觅,在光塔路与“蕃坊”之间似乎找寻不到共同点。但千余年前唐代留下的地名至今仍存,这一带玛瑙巷、象牙街、玳瑁街仍能使人浮想起当年的“蕃客”带着珍珠、玛瑙前来换取茶叶、陶瓷的景象;广州的仙邻巷是阿拉伯语“中国”的音译;地处古时坡山的甜水巷也是得名于阿拉伯语“山岗”之音;而光塔路原称“大食街”,也因有大批大食人在此居住而得名。居住在坊内的各国商人选举出“蕃长”,上报唐代朝廷后正式任命“蕃长”负责“蕃坊”内的事务。“蕃长”有管理外籍侨民的权力,侨民可以信仰宗教,保持各国风俗习惯,也可以在广州购置田地和住宅。居住在“蕃坊”内的大食人和波斯人最多,信奉伊斯兰教,教民需要在“蕃坊”内做礼拜,所以便建立了中国第一座清真寺,就是今天光塔路的怀圣寺,又称光塔寺。

文献资料来源:2007年   摘自《典藏岭南》

作者:景小华著

索取号:K926.51/27

本馆校对:古文红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