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 近年跑出多个独角兽企业

      6月10日,第十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在广州国际生物岛举行,全球生物产业进入“广州时间”。本次大会将持续3天,以“创新 开放 融合,共迎生物经济新时代”为主题,采取“线上+线下”双线并行办会模式,共举办1场开幕式、1场高层论坛、12场专业论坛,另有项目路演、产融对接、成果展示、专题科普等活动相继进行,综合展现生物领域最新发展态势。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指数

  2021年较上年增长26.5% 

  作为本次大会的一大亮点,备受关注的《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指数CBIB 2.0》(以下简称CBIB 2.0)在10日上午举行的高层论坛结束后发布。

  CBIB 2.0通过选取重点省份、重点城市、重点高新区及经开区、重点园区,对生物医药产业进行量化、实时监测,形成全国指数、区域评价指标体系,是引导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趋势线”。

  CBIB 2.0提到,2021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指数为173.5,与上年相比增长26.5%。在资源投入方面,2021年国内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强度提升、基础资源投入增强。其中,医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6%,这显示了企业主体对未来增长的信心。

  根据CBIB 2.0的数据显示,广东有多家高新区、经开区和园区上榜2021年重点高新区及经开区、重点园区,集中在广州、深圳地区。CBIB 2.0的发布者之一、火石创造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杨红飞表示,粤港澳大湾区近几年在广州、深圳、中山等地布局生物医药产业,跑出多个独角兽企业,在世界上很有影响力。

  会上,广州市黄埔区区长冼银崧与方舟健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谢方敏,就“方舟健客数字医疗产业总部”项目完成了签约。“项目将通过融合金融、科技创新、社会保险、商业保险、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信息化技术等,实现多维发展。”谢方敏表示。

  广州开发区目前已是广州生物医疗产业核心区,正加速抢占全球生物医疗产业的发展制高点。大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广州实验室副主任、生物岛实验室主任徐涛表示,生物产业重大项目将助力广州开发区向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生命科学合作区、世界顶尖的生物医药和生物安全研发中心阔步迈进。

  生物经济将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影响

  “随着生命科学和技术研究的不断突破,全球生物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涌现,在生命健康、气候变化、环境改善等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院士张亚平在开幕式致辞时表示,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已纷纷将发展生物经济纳入政策主流,生物经济被视为有望主导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性发展的新经济形态,并将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影响。

  当前,中国的生物产业发展情况如何?张亚平认为:“我国生物产业正迈进生物经济新时代的快车道,在这条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一方面需要坚持不懈攻关前沿科学和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我国生物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另一方面,针对我国生物产业发展仍然存在的一些短板和‘卡脖子’问题,需要聚焦科技界、产业界、金融界的优势资源,共同发力,协同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5月10日发布了《“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这是中国首部生物经济的五年规划。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在发给大会的贺信中特别提到,该规划明确了生物经济发展的具体任务,未来我国生物经济总量规模将迈上新台阶,生物科技综合实力得到新提升,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新跨越,生物安全保障能力达到新水平,政策环境也将开创新局面。

  生物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各方力量的推进。大会执行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发言时表示,中国生物产业大会2007年起步,现在已经走过15年的历程。大会本着推动生物产业发展的责任与使命,建立了国家级社会团体联合促进生物产业发展的机制,推动产学研结合,促进技术与资本、市场的合作与对接,强化生物技术的产业化、集聚化、国际化,加速生物技术成果的产业化。

  专家谈: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

  动态清零更要做好“15个字”

  6月10日,在第十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开幕式上,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发表题为“科技抗疫——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主旨演讲。

  面对当前疫情的防控,钟南山认为,我国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而动态清零更要做好15个字: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

  对于接种第三针新冠疫苗如何更有效提升预防感染的效果问题,钟南山表示,现在看来,用同种疫苗加强免疫,预防感染效果并不理想。用异种疫苗加强免疫,在两针灭活疫苗基础上加用亚单位蛋白疫苗或腺病毒疫苗或mRNA疫苗,预防效果会明显增加。“我们动态清零的政策,不是单纯减少重症和减少死亡率,还要减少感染率,建议用异种疫苗作为序贯接种。”钟南山说。

  百济神州董事长刘建:

  广州生物医药集聚效应已形成

  “对生物制药而言,研产销三大环节必须连接起来。目前百济神州在全球范围内,仅在广州实现了这一目标。”每每谈及此事,百济神州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都为广州深感骄傲。

  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是生物医药产业的特性。“这也是生物医药产业的一大痛点。”刘建提到,生物医药产业链目前比较分散,而产业碎片化会导致产业化时间长、生产成本高,想要改变这一局面,仅靠企业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

  谈及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市场的第一反应是资金支持。“如果‘烧钱’能解决问题,那么这个产业就不会被称为‘永远的朝阳产业’和高科技行业‘皇冠上的明珠’了。”刘建认为,“生物医药产业的枝繁叶茂,除了在源头创新方面下苦功,还有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将碎片化的产业链接在一起。广州清晰地看到了问题所在,因此政策十分精准。”

  据悉,2019年以来,广州推动建设覆盖全产业链的产业政策体系,密集发布《广州市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广州市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规定》《广州市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发展推进方案》《广州市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政策措施,推动政、产、学、研、医、融紧密合作。在政策落地上,广州也丝毫不懈怠。刘建提到,建设百济神州广州生产基地需要21个部门协调批准,但审批仅在一天内就完成了,“这就是广州速度”。刘建认为,在广州,生物医药企业的集聚效应已经形成。

文献来源:2022-06-11   羊城晚报-A3

作者:杭莹、孙晶、胡彦

点此查看报纸原版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