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出名门,终老广州 -- 一代大儒湛若水
湛若水一生,立功、立言、立德,堪称“完人”。立功,他为官36年,官至兵部尚书,上不钻营弄权,下不横征暴敛,行王道,施仁政,史称良臣;立言,他扬弃“白沙学说”,成为与王阳明分庭抗礼的理学大师,并称“王湛之学”;立德,他以孝道事母,以忠恕之道事君,无阿谀奉承之言,无取巧钻营之私,师道尊严,却又关爱学生,视学生如子女。湛若水平生手创书院40余所,门下弟子4000余人,是一代教育大家。晚年定居于今越秀区法政路附近的湛家大巷一带,授徒讲学。
师出名门,高官显宦
湛若水(1466-1560),初名露,字民泽。为避祖先讳,27岁时改名雨。40岁始定名为若水,字元明,表字民泽。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生于广州增城甘泉都沙贝村(今新塘)。因父母祈于甘泉洞而生,故号甘泉,人称“甘泉先生”,理学界称其学派为“甘泉学”。明世宗嘉靖三十九年(1560)逝世后,谥号文简。
湛若水自幼丧父,由母亲陈氏抚养成长。据地方志记载,湛若水生有异状,“颡中双髁隆起,耳旁黑子左七右六,类二斗,资性端凝,无妄动,无妄言”。他从小聪敏,但因家中多故,14岁始入塾读书,16岁往广州府庠就读,27岁(弘治五年,1492年)中举人。正当别人认为他将在科举之途上高歌猛进之时,湛若水却做出惊人举动,毅然放弃举业,于29岁那年前往江门,拜著名学者陈白沙(献章)为师。为了表示从学决心和诚意,湛若水断然焚掉多少读书人苦苦追求的“路引”(当时进京赴考的证件),着实震惊了当时的士林。
湛若水跟随陈白沙潜心研究心性理学,数年间学问大进,提出“随处体认天理”的学术主张,得到陈白沙的高度赞扬,谓其“随处体认天理,著此一鞭,何患不到古人佳处也”。弘治十二年(1499),陈白沙正式决定将自己的衣钵“江门钓台”传与湛若水执掌,并作《赠江门钓台诗》跋:“达摩西来,传衣为信。江门钓台,病夫之衣钵也!今与民泽收管,将有无穷之祝。珍重!珍重!”次年,陈白沙去世,湛若水为之守墓3年,以父丧礼事之。
湛若水潜心学问,厌恶做官。他母亲劝他:“壮年居家,非事君之道。”广州府佥事徐弦也再三规劝,希望其出而求仕。弘治十七年(1504),湛若水奉母命北上考试,受国子监祭酒章懋赏识,留读于南京国子监。次年参加会试,考官阅其卷,叹曰:“非白沙之徒,不能为之!”湛若水高中进士一甲第二(即榜眼),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当时名学者王阳明在吏部讲学,闻湛若水“为学先须识仁,仁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之论,引为知己。王阳明与湛若水学术主张有别,但两人友情深厚,在学术史上传为佳话。湛若水还与吕枏、王崇等人相与论道,声誉日隆,从学者甚众,成为能与王阳明分庭抗礼的理学大师,并称“王湛之学”,其学派也被称为“广宗”、“广派”或“甘泉学”。
1515年,湛若水母亲陈氏病亡,若水返乡守墓3年。服满后在西樵山创办大科书院,聚徒讲学4年。
1522年,明世宗重新起用湛若水,补翰林院编修,参与纂修《武宗实录》次年转翰林院侍读。又次年任南京国子监祭酒,作《心性图说》。4年后,湛若水升任南京吏部右侍郎,次年转礼部左侍郎,预南北郊分祭议。1533年,68岁的湛若水由礼部左侍郎升任南京礼部尚书,达到仕途的顶峰。从70岁开始,湛若水三次乞请南归,皇帝不准,转调南京兵部尚书,奉敕参赞机务。当时,南京六部虽为虚职,不及北京六部拥有实权,但亦须位高声隆者方可担任,由此可见湛若水的声名显赫。安南王莫登庸叛乱后,嘉靖皇帝欲亲征,若水上《治权沦》疏,反对出兵,因与文武大臣之议不合,遂请求致仕(退休)。这一次,嘉靖终于同意湛若水致仕。此时的湛若水,已是75岁高龄。
终老广州,广建书院
湛若水宦海沉浮36年后,终于获得自由之身,一路游山玩水,游览讲学,回到故乡广州。
湛若水回广州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创办天关书院。他在广州购地数十亩,建园宅“湛家园”,于园南建天关精舍书院(天关原名铜关,因湛若水曾任礼部尚书,俗称“大官”,故人称天关为“天官里”,位于今法政路湛家巷一带),并亲自执教。其后,湛家园亦成为湛氏族人聚居地。
湛若水以75岁的高龄创办天关书院,声名远播,从学者甚众。竟有77岁的吴藤川、82岁的黎养真、81岁的黄慎斋以及102岁的简姓老者前来入院学习,向湛若水执弟子之礼,若水皆以贵宾之礼待之,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美谈。
湛若水一生以兴学养贤为己任,临终前数日,仍在讲台上讲学,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历官之处,必建书院,一生创办书院40多所,遍及广东、江苏、安徽、湖南、福建等地。其在广东创办的著名书院,广州有白云、天关、小禺、上塘、蒲涧等,增城有龙潭、读岗、莲洞、明诚等,西樵有大科、云谷、天阶,罗浮有朱明、青霞、天华,曲江有帽峰,英德有清溪、灵泉等。
湛若水讲学,对学生要求很严,他在西樵山主持大科书院时,曾手订《大科训规》,凡士子求学,须守训规方可授业。每次授课前,都要求学生先习礼,默诵学规,静坐集中精神,然后才开始授课。在生活中,他又对学生爱护有加。他本人生活检朴,粗衣素食,俸余之资,皆用于置馆田,接济贫困弟子,因而深受学生爱戴。
湛若水讲学,并不要求学生观点与老师完全一致,墨守成规,而是让学生自由发展,允许并鼓励学生超越老师。如他门下的四大著名弟子,分别是永丰吕怀、德安何迁、婺源洪垣、归安唐枢,“怀之言变化气质,迁之言知止,枢之言求真心,大约出入王、湛两家之间,而别为一义,垣则主于调停两家,而互救其失,皆不尽守师说也”。
湛若水一生著书讲学不息,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曾7次登南岳衡山,设白沙书院会讲,桃李满天下,前后从学者“三千九百有余”,在数量上已超过孔子“弟子三千”。其学生数量之多,讲学范围之广,为中国教育史所罕见。
心学宗师,名满天下
嘉靖三十九年(1560)四月的一天,湛若水在广州禺山精舍升堂讲学。如往常一样,他先令学生静心默坐,但与往常不一样的是,湛若水并没有开讲。他突感身体不适,几次努力均未奏效,“久之而退”,只得卧床养病。数日后,若水自觉行将不起,命家人准备后事,沐浴更衣,穿好“敛裳”,从此闭目就息,不再言语,只是用手不断地在胸前书写“正”字,意谓自己是“得正而毙”。四月二十二日,湛若水病逝,享年95岁。3年后归葬天蚕岭(今增城永和镇)。隆庆元年(1567)追赠太子少保,谥文简。湛若水一生,在立功、立言、立德三方面都作出了巨大成就。
立功,他为官36年,政绩卓著,官至兵部尚书,上不钻营弄权,下不横征暴敛,行王道,施仁政,史称良臣。历官之处,广建书院,养贤兴学,桃李满天下,泽被半个中国。
立德,他事师、事母、事君之德行,在当时堪称楷模。他以事父之礼对待业师陈白沙,为白沙守墓3年。他事母至孝,为了母亲的心愿,多次违背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毫无怨言。他以忠恕之道事君,无阿谀奉承之言,无取巧钻营之私,主张“天下民庶实为邦本”,反对宦官专权,敢于犯颜上书,规劝嘉靖皇帝不要被“声色异教”所蛊惑,应该“亲贤远奸,穷理讲学,以隆太平之业”。他主张师道尊严,严格要求学生,却又关爱学生,视学生如子女,经常接济帮助学生。
立言,他学识渊博,著述丰富,工书法,生平著作及诗文积逾千卷,著名者如《二礼经传测》、《春秋正传》、《古乐经传》、《圣学格物通》、《心性图说》、《甘泉新论》、《樵语》、《古本小学》、《甘泉集》、白沙讨教解注》等。湛若水早年跟随陈白沙学习时,提出“善者必合动静一于敬,敬立则动静深论矣”。白沙不嫌其标新立异,反而器重之。日后,若水悟出“随处体认天理”的心学之法,白沙盛赞之,确信若水就是他的衣钵传人。
湛若水没有辜负陈白沙的期望,他将“白沙学说”发扬光大,成为能与王阳明分庭抗礼的理学大师,并称“王湛之学”。湛若水与王阳明互为知己,来往密切,互相切磋,同时讲学,但各立门户,宗旨有别。阳明以“致良知”为宗,若水以“随处体认天理”为宗;阳明言若水之学为求之于外,若水则谓阳明格物之说不可信,认为“天理”“皆发见于日用事物之间”,主张“随处体认天理”,反对“知先行后”说,主张“体认兼知行”,“知行并进”。又指出自己与阳明心学的区别:“吾之所谓心者,体万物而不遗者也,故无内外;阳明之所谓心者,指腔子里而为言者也,故以吾之说为外。”“阳明与吾言心不同,阳明所谓心,指方寸而言,吾之所谓心者,体万物而不遗者也,故以吾之说为外”。“心也者,包乎天地万物之外,而贯夫天地万物之中者也,中外非二也”。简言之,湛若水理论的独到之处,就在于合内外,兼知行,贯动静。
湛若水一生,立德、立言、立功,生前身后都备受尊崇。在今天看来,湛若水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影响要远远超过他在政治上的影响。他继承陈白沙的学术思想,发展创立了自成一统的“随处体认天理”的哲学思想体系,形成了王、湛两大“心学”学派,打破了自宋朝以来宋儒理学僵化、禁锢思想界的局面,不愧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文献资料来源:2010年1月   摘自《学海千年说越秀 -- 越秀古今名师》

作者:广州市越秀区政协编

索取号:G527.651/8/16

本馆校对:周俊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