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山麓伍氏墓
晚清民国时期,岭南贤才辈出,其中包括一个引人注目的近代外交家群,反映了岭南文化在吸纳中西文化中走向成熟的开放性特征。新会人伍廷芳及其子伍朝枢正是这一群体的优秀代表,他们一直活跃于晚清及民初政坛,代表中国处理外交事务。父子都曾担任过外资部(总)长、广东省省长(省政府主席),这种巧合在中国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伍氏父子的墓,分别建成于1924年和1934年,原在先烈东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对面,1988年因建设之需被迁葬今址。两墓今均在越秀公园内,位于越秀山南麓,中山纪念碑东侧的绿树浓荫下。现时越秀公园朝应元路一面的两座门只开一座,伍氏父子墓园在关闭的园门一侧,因此人烟罕至,反而使墓园在游人如鲫的公园内,成了一个难得幽静去处。从嵌套在墓园围栏处的大理石碑刻可以看到,这处伍氏墓园2002年9月被广州市政府公布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翌年10月立了此处标志。其实偏处一隅,己使这处墓园受到更好的保护。
墓园面积为1250平方米,以围栏围成的宽阔一平台上,坐西向东,有三座古罗马风格的亭式建筑物成品字排开。
品字底部,南端是伍廷芳墓亭,平面十字形,南北宽5.12米,东西长6.14米。南、北、西三面的柱廊分别由四根多立克式柱子盖。廊顶朝外一面均有三角形山墙。墓亭高6.77米。顶部为拱形。亭内为伍廷芳墓碑。
北端是伍朝枢墓亭,平面为正方形,边长6.55米。此墓亭为大小两个方亭相套而成。外部的大亭四隅各以科林斯式单柱承托拱门,亭顶露天。内部的小亭四隅分别以塔斯干式双柱承托,亭顶为拱形,四面有三角形山花及方形边栏装饰。墓亭内立有方尖柱形伍朝枢墓碑。
两墓亭相距5.67米。两墓亭之间前方建有一碑亭。不混凝土结构,亭内立有孙中山撰的《伍秩庸博士墓志》碑。墓志亭平面为四方形。四角以塔斯干式柱顶托,亭顶为双面坡古曲的雅典神庙式屋顶。
两墓东北面立有一座伍廷芳纪念像。这座纪念像原是1934年由我国近代著名雕塑家李金发设计铸造的铜像,己毁于“文化大革命”。1985年由广州雕塑工作室以水泥仿原像重塑。伍廷芳坐像立于基座上,头戴瓜皮帽,身穿对胸布扣诏装,长衫马褂,脚着礼绒便鞋,交叉着腿,安坐于沙发上,双眼炯炯有神凝视着前方,透现出一位外交家的感人风貌。方形基座的正面刻有1934年10月伍大光撰写的《伍博士铜像志》。仔细辨认,沙发的左右扶手下方分别刻有福、禄二字。在伍廷芳这位基本上接受西方教育培养出来的民主革命先驱者雕像上,出现这样的细节,不知道是雕刻者对其一生成就的概括,还是后人受传统理念的影响而加上去的。
伍廷芳(1842-1922),字文爵,号秩庸,广东新会人。其父在南洋经商,伍廷芳生于新加坡马六甲合都亚南。3岁时,由于牧师的推荐进香港保罗书院和皇后大书院读书。咸丰八年(1858),16岁的伍廷芳与友人创办了中文日报《中外新报》,这是最早由中国人自办的中文报纸之一。报纸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主张。伍廷芳曾留学英国,是第一位取得法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回港后,成为第一位华人大律师、香港第一个任仪员的中国人。此后,他应李鸿章邀进京协助办理洋务,任驻美国、西班牙、古巴等国公使及修订法律大臣、会办商务大臣、外务部右侍郞、弄刑部右侍郞等职,还担任过海牙万国仲裁法庭审判员。他为维护华侨权益作出艰苦的努力。他组织修订《大清现行刑律》,第一次在中国法律中废除了凌迟、枭首、戮尸等酷刑,将笞杖改为罚金,禁止刑讯,自此结束了“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历史,为我国新的刑法法律奠定了基础。
武昌起义爆发,伍廷芳立即宣布赞成共和,被南方各省代表推举为外资总代表和革命军全权代表,参加了南北议和。南京政府成立后,他先后任司法总长、外交总长、代理国务总理等职。不久,南下广州,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任护法军政府外交部长,后兼任财政部长。孙中山到桂林组织北伐大本营,委任他代行总统职务,主持政事。1921年伍廷芳任广东省长。
同年6月,陈炯明叛变,伍廷芳及其子伍朝枢登上永丰舰谒见孙中山,接受指示,通告各国驻粤领事,要求外国严守中立。由于受陈炯明叛变刺激,心血交瘁,伍廷芳于6月23日病逝,终年80岁。孙中山时尚蒙难在永丰舰上,闻噩耗,涕汲不能自抑。对全体官兵说:“元老凋谢,自后其谋国事,同德一心,恐无如伍总长其人矣。吾军惟有奋勇杀贼,继承其志!”12月17日,上海各界为伍廷芳举行的追悼大会,孙中山亲自主祭。
伍廷芳关心家乡的贫苦儿童教育,要新会城友竹公祠设立廷芳义塾,免收学生学杂费并供给书籍文具,10年间入学贫苦子弟达五六百人。
伍朝枢(1887-1934),字梯云。少时随父伍廷芳赴美就学,后赴英入伦敦大学。回国后曾任湖北都督府外交司长、袁世凯政府政事堂参议兼外交部参事。袁世凯谋帝制,他屡辞职未获准,一度居家,至袁死始复出。张勋复辟,伍朝枢随伍廷芳毅然出京南下,谋求戡乱讨贼方略,任广州军政府外交次长兼总务厅厅长。1923年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外交部长。次年,国民党改组,任中央党部商民部部长。1925年7月任广州国民政府常务委员、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司法行政委员会主席兼广州市市政委员会委员长、司法调查委员会主席等职。其时正值省港大罢工,他对广州的市政建设和劳资纠纷的调解尽了很大努力。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改组,伍朝枢任外交部长、驻美公使,曾两度以中国首席全权代表身份出席国际联盟大会,并被推选为副议长、行政院理事。
1931年,宁粤分立,伍朝枢闻讯,弃去驻美公使职务回到广州,任广东省政府主席兼琼崖特区行政长官。后辞去省主席职专任琼崖行政长官。因开发海南的计划未能实施,辞职移居香港。1934年病逝于香港,终年47岁。

文献资料来源:2007年   摘自《广州觅胜》

作者:陈泽泓著

索取号:K928.706.51/12

本馆校对:黄国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