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建筑
传统的岭南建筑具有通风、隔热、防风、防雨、防潮等浓郁的地方特色。以广州为代表的岭南建筑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明清时期的书院、祠堂建筑,如陈家祠;第二阶段是清末民初的西关大屋、竹筒屋和商业骑楼建筑;第三阶段是西洋建筑的传入,中外建筑师将中西建筑风格融合起来。第四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以佘畯南、莫伯治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老、中、青岭南派建筑大师,他们将中西建筑技术融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使岭南建筑逐渐进入现代建筑的发展阶段,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岭南派建筑新风格。如北园酒家、泮溪酒家、白天鹅宾馆、花园酒店、中国大酒店、东方宾馆、矿泉别墅、白云山双溪别墅等一大批园林宾馆和酒店,他们都是现代岭南建筑的优秀作品。
骑楼是岭南尤其是广州近现代城市商业街市的一大特色建筑,最早盛行于南欧、地中海一带。20世纪初,广州扩建马路、将西方古典建筑中的券廊式特点与广州传统的建筑结构相结合、演变成广州特有的骑楼建筑。骑楼是在楼房前跨人行道而建,在马路边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特别适应岭南亚热带气候,人们在骑楼下行走,可以避风雨、遮日晒,人行道以内的店铺也可以荫蔽,便于敞开门面,陈列商品以广招顾客。骑楼建筑在第十甫路、一德路、上下九路、解放路、中山路、人民南路、北京路等商业街道较集中。新亚酒店、南方大厦、爱群大厦均为广州初期骑楼建筑中的佼佼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州经济迅猛发展,城市不断扩张,交通量大大增加,由于老城区道路要拓宽改造而拆除了一些旧骑楼。现存保护开发的较好的骑楼商业街上下九路、第十甫路、北京路等。
西关大屋是广州最具岭南地方特色的古老传统民居。他既是清代中叶以后特为望族、官僚、富贾在广州西关建筑的居所,也是清代岭南民居建筑中的珍品,主要集中在荔湾区的宝华路、多宝路、逢源坊、华贵坊一带。西关大屋建筑结构布局是砖木结构,青砖石脚,高大正门用麻石装嵌。平面布局通常是三间两廊,左右对称,中间为厅堂,中轴线由前而后,依次为门廊、门厅(门官厅)、轿厅(茶厅)、正厅(大厅或神厅)、头房(长辈房)、二厅(饭厅)、二房(尾房)。厅与厅之间以天井相隔,上加小盖,靠高侧窗或天窗通风采光。正间两旁是书房、偏厅、卧室和楼梯,最后是厨房。门厅右边设有庭院,栽种花木,布置山石鱼池以供小憩观赏。庭院后部为书房。大屋两侧各有一条青云巷(又称冷巷)。西关大屋面积一般有400平方米,设有三道门:装饰用的矮脚吊扇门、兼具通风透光和防护的趟栊以及防火防盗的硬木大门。屋内陈设有华贵的酸枝台椅,摆设石雕、木雕、陶雕并有壁画、石景及铁窗花等饰品,做工精细,风格典雅,具有浓郁的岭南韵味。位于龙津路逢源大街的小画舫斋是典型的西关大屋式建筑。
竹筒屋也叫“商铺屋”,是近代广州具有岭南地方特色的传统民居,也可兼作商铺。19世纪,为了适应当时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地皮紧张、地价上升的形式而建造,其门面窄小,纵深狭长,形似竹筒,呈长方形,排列在狭小街道两旁。竹筒屋是单间建筑,一般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前部为大门和门头厅;中部为大厅,内设神楼,大厅为单层,较高,厅后为房;后部为厨房、厕所。三部分以天井隔开,以廊道联系。门口设有三重大门,外面为脚门(吊扇门),中间是趟栊,里面是对开的厚硬木门,分别具有采光、通风、防盗的功能。竹筒屋很少朝外开窗,完全形成封闭式。楼上临街一面设有内阳台,阳台用木质或有图案的彩瓷筒作护栏,多为半月形。阳台既可采光通风,晾晒衣物,又可作消闲作息,观望街景,是竹筒屋唯一的一处关闭底楼大门后通向外界的“空中楼阁”。目前荔湾区西关一带仍保留一些竹筒屋。

文献资料来源:2012年10月   摘自《广州》

作者:王永平主编

索取号:K926.51/31

本馆校对:范合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