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云涌西瓜园

    翻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历史,广州作为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很多大事都发生在广州:从林则徐在广州禁烟到鸦片战争爆发,从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前奏——广州起义……一幅幅历史画卷在这里展开。

  在广州壮阔波澜的革命进程中,从来不缺西瓜园的身影:西瓜园见证了广州人民反抗英法干涉主权的一刻;西瓜园目睹了盛世浩大的海员大罢工;西瓜园也留下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足迹。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有贵

  长城中学:爱国师生反抗列强干涉中国内政的结晶

  历史上的西瓜园曾有过一所名为长城中学的学校,它正是广州人民反抗外国列强干涉中国内政的结晶。

  事情要从1925年的“五卅惨案”说起。1925年5月15日,工人顾正红被上海日商内外棉七厂资本家枪杀。5月30日,英国巡捕公然开枪屠杀手无寸铁的群众,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6月,广州和香港工人为声援上海工人发动省港大罢工。6月23日,广州人民举行了游行示威。下午,游行队伍抵达沙基(今六二三路)时,沙面西桥脚的英法军队以机枪向沙基扫射,制造了“沙基惨案”。

  惨案发生后,石室法国天主教主办的圣心英文书院(现在的市三中前身之一)当局对学校师生提出了很多无理要求,比如不能参加任何政党、不能参加任何政治活动等。对于此种抹杀中国人爱国感情的行径,书院中的爱国师生共300多人,激于义愤,毅然离校。从圣心英文书院离开的300多位师生8月20日在十六甫东街英法文学校商讨另行组织新校,并请区树德、罗天博、何玉衡、梁麟甫主理校务,定名为长城书院,意思为保卫国家,抵抗文化侵略。

  圣心法国校长巴斯哥听闻此消息后,并经过全校法人会议,决定通知家长,如果有学生加入长城书院,一律斥退,不得复入圣心,退学学生的保证金不得退还,本届毕业生不发证书,取消毕业资格。圣心离校师生更加愤怒。

  1925年9月10日,长城书院开课,租用太平北路(今人民南路大德路口至十三行路口)117号的洋房为校址,招收初中一、二、三年级,高中二年级,中学预科。1926年底,因为学生人数众多,而学校地方不够用,于是由太平路旧址,迁至西瓜园的西濠街,也即现在海珠中路的惠福西路路口至观绿路路口这一段。新校址有树木和球场,而且面积是旧校址的3倍。搬迁至新校后,将长城书院改名为长城中学,同时改组校董会。校董会共11人,每人每年捐150元。这样西瓜园迎来了一所革命的学校——广州私立长城中学,学校对外的统一地址也是“西瓜园西濠街”。

  1928年11月,学校奉教育厅批准设立,学校改为商科。1929年9月,学校被批准立案。同年,学校聘请连宝城为校长。在此期间,又有10人加入校董会,每人每年捐200元。由于学校经费充足,于是学校新建了1座宿舍,而图书馆、实验室、音乐室、手工室均已具备。学校还开办了学校银行。1931年,学校再改办为普通中学。

  1937年8月31日,日军开始轰炸广州,与其他教育机构一样,长城中学开始了曲折的迁徙路,从南海县属的九江到罗定等地。

  1945年抗战胜利,广州光复。由何崇柏、吴絜平负责先返回广州复校。学校大部分设备都在炮火中幸免于难,但因为拿不出相关建筑证明文件,海珠中路所有建筑物都无法取回。于是,长城中学只好在逢源路租数幢洋房为临时校舍。

  1952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长城中学和莞旅中学、培英中学西关分校、坤维中学、复旦中学、培中中学六间私立中学,合并为私立荔湾中学。1956年,私立荔湾中学改为公立广州市第29中学。1998年,广州市第29中学更名为广州市西关培英中学。

  革命圣地

  上篇

  中山纪念堂:差一点纪念堂建在西瓜园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病逝于北京。1925年4月12日,广州市举行了空前隆重的孙中山追悼大会。其实在1925年4月2日《广州民国日报》上,就可以看到《省署筹集纪念堂专款办法》,里面提到“——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议,以西瓜园建筑孙中山纪念堂图书馆——”的表述,这是关于建筑中山纪念堂和中山图书馆的最初动议,文章中强调在西瓜园位置建中山纪念堂。

  其实,现在的中山纪念堂位置和西瓜园位置在历史上曾有过相同的作用,即都是满清士兵的“箭道”,这是在清朝中早期两个比较大的练习士兵和选拔战斗人才的地方,所以场地比较空旷。西瓜园这个“箭道”在1914年被当时广东最大的民间组织——广东商团所购得,并作为练习商团武力的地方,地势很空旷。所以当广州要动议建设中山纪念堂的时候,这里自然就成为建筑用地的备选方案。

  当然,最后经过讨论,还是决定把中山纪念堂选在“旧总统府”地。1925年4月11日,《广州民国日报》刊登了有关建堂选址的讨论报道,有人认为西瓜园偏近西关,并说在西瓜园建设中山纪念堂没有特别的历史渊源,而“以旧总统府地址为最合适”。

  1925年4月25日,《广州民国日报》刊登了《孙先生纪念堂地点之决定》的消息:《孙先生纪念堂地点之决定——地址在“总统府”》。其中提及“孙大元帅纪念堂地点,前本定于西瓜园,因多数人认为,以西瓜园地点不适宜,且与孙大元帅又无历史上之关系,主张改建于旧总统府。”因为1921年孙中山就任大总统时,是在前督军衙暑(即当时旧总统府),也就是现在的纪念堂位置。

  尽管西瓜园没有成为最终纪念堂建设用地,但是“总统府地段之前已经属于个人杨西岩所有”。恰好当时西瓜园属于官有,于是用西瓜园地块与杨西岩的“总统府”地块交换。也就是说,尽管西瓜园最后没被选为中山纪念堂的地址,但作为置换,把原来属于私人所有的“总统府”地块与西瓜园地块交换,才得以解决了现在中山纪念堂的建筑位置。

  海员大罢工:四地海员万人集会西瓜园

  1927年10月14日,在中共广东省委和广州市委的领导下,广州、香港、澳门、江门等地5000多海员工人为抗议航行于香港至江门的“新南海”号轮船船主无理开除工人,联合举行罢工。当天,参加罢工的四地海员工人以及广州工人代表大会属下140多个工会的罢工工人共一万多人在西瓜园集会。大会号召各地海员工人团结起来,抵制反动当局的控制,组织工人自己的工会。大会选出25人组成海员工会维持委员会。会后,全体集会工人举行示威大游行。反动当局随即加以武力镇压,逮捕了参加示威游行的工人27人。

  在海员工人斗争的影响下,广州市的印刷、五金、洋务、运输等行业的工人也纷纷行动起来。17日,由广州市委领导,广州工人代表大会召集所属78家工会,共160余名代表举行会议,决议向当局提出释放一切被捕工人,保障工人有集会、言论、罢工、结社自由,工会由工人自己当家做主等10项要求,并决定21日组织工人和市郊农民举行总罢工和示威游行。23日,广州工人代表大会组织了1000多工人,分成100个小组,分赴全市各街道举行飞行集会,散发传单。11月3日,中共广州市委根据省委关于要求抓紧有利时机,揭穿所谓国民党“左派”的面目,大力推动工人政治和经济斗争的指示,由广州工人代表大会组织了铁路、火柴业及各工会群众共数千工人前往东山,要求释放“四一五”以来被捕仍被关押的工人并恢复其工作,同时举行示威游行。当游行队伍行至惠爱路(现在中山三路至中山六路)时,当局出动数百警察镇压,拘捕了请愿示威行动的广州市委工委书记、广州工人代表大会常委周文雍等数十人(后周文雍经党组织营救脱险)。此次行动的第二天,中共广东省委便就此事书面报告党中央,报告中充分肯定了此次请愿示威行动,同时指出要注意秘密工作的开展。

  我从西瓜园走来  

  坐落在广州老城西部的西瓜园,是一处充满传奇的所在。20世纪50年代,广州日报在这里诞生,具有悠久历史的西瓜园从此开启了新时代。

  走过了66年的辉煌,2019年1月18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搬迁到广州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如同一艘新闻巨舰矗立珠江边,开始了全新的征程。而新闻人躬耕半个多世纪的西瓜园将以文化产业的形式继续文脉传承,更加活力四射。

  初心不忘,使命在肩。为此,本报推出大型系列报道《我从西瓜园走来》,回望西瓜园内走过的岁月,牢记广州日报人的情怀与担当。

  ——感恩西瓜园,踏上新征程! 

  西瓜园地名解析(三)

  操场前:最“牛”广东商团在此练兵

  从人民路转进入大德路转左的第一条巷子有一个很奇特的地名,叫作“操场前”,这条路一直通到广州日报的大门口。

  1911年民国政府替代了清王朝,作为“旗境”的西瓜园就属于被清理的地块,广东商团在1914年以23129元的价格购得了“西瓜园物地连建筑围墙”。于是西瓜园华丽转身:广州历史上最“牛”的民间组织——广东商团进驻西瓜园。当时广州社会不平静,于是广州商人获当时政府备案,允许其自建组织,并持械训练。开始时只有40多人,发展到鼎盛时超过10万人。到1919年前后,它不仅是粤省商人的自卫武装、自治机关、政治堡垒、商战雄狮之集合地,还逐渐取代善堂、商会而成为社会救济主体;最后广东商团演变为绅、善、商各界之聚合中心,成为粤省最具有社会动员以及社会控制能力的民间组织。

  由此,西瓜园变成了一个可以容纳万人的大操场,成为商团练兵的地方。因此这个大操场的门前,自然就被称之为“操场前”。

  海珠中路:这条路不在海珠区

  广州人常常讲的一句顺口溜说“黄埔村不在黄埔区、白云路不在白云区、海珠路不在海珠区”,其实道理很简单,这些村、这些路产生在前,这些区产生在后。

  海珠石是珠江中的巨型礁石,原处于珠江河道中,是个环水的小岛,又称“海珠岛”,东西长100多米,南北宽50米。1928年,海珠岛(即海珠石)被开辟成了海珠公园,成为广州的第三公园。到1931年,海珠石距离珠江北岸只有30米左右了,当时为了修建马路,建筑新堤(即今天的沿江路),当局决定把这块巨大的海珠石炸掉,将海珠公园填为了平地,海珠石从此被埋入地下。

  海珠石没有了,但是其魅力还在。1932年,市政府把西瓜园的西濠街,即现在海珠中路的惠福西路路口至观绿路路口一段进行扩建,并开拓东侧的南濠洼地,又合并仙羊街,建成海珠中路。

  本文参考资料:《民国广东大事记》《广州民国日报》《广州文史资料》《广州城坊志》《中共广州党史纪事1919.5—2006.12》《广州大革命时期回忆录选编》《越秀史稿》《广州地方志》等。

  抗日救亡报: 见证巴金茅盾胡愈之郭沫若等办报救国

  《救亡日报》是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机关报,1937年8月24日在上海创刊,创办这份刊物的人物可谓个个牛人。巴金、茅盾、胡愈之、郭沫若、夏衍、章乃器、张天翼、邹韬奋等组成编辑委员会,郭沫若任社长,夏衍任总编辑。周恩来指示该报总方针是宣传抗日、团结、进步,要办出独特风格,是一份左、中、右三方面的人都喜欢看的报纸。

  上海沦陷后,大批文化工作者和救亡青年都撤退到武汉和广州。当时经郭沫若周旋,在长寿路找到了报社的办公地址。同时,在郭沫若的一位朋友、橡胶厂厂主陈辅国的帮助下,在官禄路(即现在的观绿路)找到了一处报社员工宿舍。

  1938年1月1日《救亡日报》在广州复刊,郭沫若在复刊致词《再建我们的文化堡垒》中写道:“救亡就是我们的旗帜,抗战到底就是我们的决心,民族复兴就是我们的信念。”“敌人不灭,祖国无由复兴。文化若亡,民族将永归沦陷。朋友们起来!准备着把你们的血球,把你们的脑细胞,作为砖块来建立我们的文化堡垒。”

  当时的《救亡日报》既无广告,又无小市民喜欢的猎奇新闻,专登特写、评论、战地采访以及文艺作品,版式活泼、风格独特,注重采用街头小说、抗日歌曲、大鼓、漫画、木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反映主题;在广州的发行量达到12000份。此后,广州版《救亡日报》成为抗战初期党在粤港地区最重要的舆论阵地,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从而大为增强。1938年5月广州遭到大轰炸。随后,《救亡日报》连续发表了《广州在轰炸中》《把这旷世史上的惨剧记录下来》等文章,揭露日寇灭绝人性的暴行。原本广州有大小报纸十几份,此时许多报纸相继停刊,而《救亡日报》仍坚持每天出版,没有发行人员,就动员全体人员亲自上街卖报。1938年10月21日,日军侵占广州。直至10月21日凌晨3点,报社一行12人才徒步离开报社。

文献来源:2019-02-15   广州日报-A7

作者:何有贵

点此查看报纸原版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