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木偶粤剧,至今仍在演神功戏
现代社会娱乐丰富,木偶戏已不常见。一些景区内的木偶戏、皮影戏,大多只是满足游人的好奇心,大人看着怀旧,小孩看着新鲜,看几眼就走了。

然而香港如今仍保留着以木偶演神功戏的传统,酬神祭幽,这才是傀儡戏最原本的功能。

不久前,香港广东手托木偶粤剧亮相东盟戏剧节,其质朴的表演,以及剧团至今仍以神功戏为生的民俗演剧生态,令专家学者们相当惊喜。

1

古董木偶,险些被拿去烧柴煲粽子

在东盟戏剧节中表演的是香港华山传统木偶粤剧团,前身是香港大前程木偶班。大前程木偶班来自中山三乡镇乌石村,有百年历史。1937年美国三藩市金门大桥落成之时,就是请大前程木偶班去做神功戏的。

如今的香港华山传统木偶粤剧团团长陈锦涛,是香港广东传统手托木偶粤剧传人,也是剧团中唯一一个专职艺人,其他团员都是兼职的,有演出就来,平日各自打工。

陈锦涛的父亲是香港大前程木偶班的艺人,陈锦涛7岁开始学艺,他今年68岁,目睹了这个行业的兴衰。

陈锦涛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自己组班的,父亲把毕生积蓄都给他置办木偶班。当时除了政府安排的演期,还有不少街档表演,生意不错,比普通打工仔收入还好。陈锦涛说:“木偶戏既能娱乐低下阶层的民众,又能养活一些艺人。我们一年有十几场政府演出,加上平日各乡的神功戏,就能养儿女了。”

陈锦涛的师父郑宁对他说,做木偶戏,需要“吹打弹唱撰”样样能,因为戏班人少,要节约成本。陈锦涛今年刚编了个新戏叫《妈祖成功》。他略得意地说:“我爸爸能吹打弹唱,他希望我比他多学一样撰曲编剧,我现在做到了。”

陈锦涛在演出后,展示了剧团中最古老的木偶,有一百五十多年历史。他介绍说,这是比如今大部分地区流行的杖头木偶更古老的手托木偶。老木偶是他在各地收集回来的,重新做了衣服头饰,还亲手给木偶化妆。

陈锦涛手头有一批古董木偶,是他上世纪80年代从柴房抢救回来的。当时他听人说,有一位阿叔家里有几十个木偶,劈了当柴烧,煲粽子很猛火。他马上赶过去,原来这位阿叔曾在大前程班煮饭和保管杂物。陈锦涛把剩下的三十多个木偶全部买回家,他父亲一看就认得,说:“就是它了!《胡不归》的家婆!”

这批古董木偶如今分别在中山、香港、澳门的一些博物馆和非遗基地展出。陈锦涛留了一生一旦,作为镇班之宝。他说,这些老木头不用怎么打理,也不怕虫蛀,很神奇。

2

老一辈粤剧人口中的“师父班”指的就是木偶班

木偶戏本身,就很有神秘色彩。傀儡戏的起源,并不是娱乐小孩子,而是演给鬼神看的。

其实戏曲的起源都与酬神有关,而木偶则更为特殊。从某种意义上说,普通戏曲演给神看,木偶戏则演给鬼看。因为木偶特别能挡煞。

在香港这个国际现代都市,依然保留着很多民间传统。陈锦涛和他的木偶班,生存主要依赖于神功戏。乡间有入伙、开光、破台等仪式,新庙落成、新船落水,都要请手托木偶戏班。香港的打醮活动,少不了木偶戏。一般是先演木偶戏,再演人戏。因为怕有未知的力量伤及人畜,所以让木偶先行挡一挡。因此,不少老一辈粤剧艺人称木偶班为“师父班”。

陈锦涛他们表演时,红色布幕并不是很高,大约1.5米,演员在走动中,不时会露出半个头。原来这也是有讲究的。因为木偶戏是做给鬼神看的,不能“呃神骗鬼”,所以要露出一点人头,意思是,我是在演木偶,我并不是木偶。

陈锦涛讲述了一些演出时遇到的奇妙故事,他亦不渲染,只说,我们对神灵是有敬畏之心的。

风吹草动,也许本身就是人与自然一种亘古的心灵感应。

因为特殊的“使命”,木偶班有不少规矩与避忌,比如在打醮演戏期间要吃斋,不能在戏台附近晾衣服等等。陈锦涛说:“既然我们是为神灵服务,并以此谋生,就要做到足。”

3

戏行中的讲究,

木偶比人更“守旧”

做到足,除了生活上的一些清规,更重要的还是把戏演好。

陈锦涛说,虽然隔着幕布,但演员一定要把台步、身段、唱腔做到足,才能在木偶身上体现出来。跳架要跳足,出场是从衣边上还是杂边上,都不能乱了规矩。这是功力,也是诚心。

木偶粤剧就是用木偶表演的粤剧,木偶班保留了很多传统粤剧的名称、暗语和功架。很多戏行的旧规矩,木偶似乎比人保存得还好。

在南宁新会书院观看完陈锦涛木偶班表演的木偶粤剧《一把存忠剑》后,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麻国钧说:“我是国家非遗评审专家,负责戏曲和民间祭祀戏剧,全国各地的皮影、木偶看过不少,香港的这个还是很有意思,唱功也很好。木偶号称丧家之乐,由祭祀发展而来,而现在很少有皮影戏再和祭祀活动结合,几乎都变成娱乐了,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消损了它远古以来的一些价值。木偶的演出需要有文化空间,把一种艺术抽离它原本的文化空间单独存在,就会给传统艺术带来伤害。这也是我们很多非遗工作遇到的问题。比如傩戏,如果把傩戏抽离到祭祀仪式之外,单独做演出,它的价值几乎丧失百分之六七十。”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戏曲导演吕锁森说:“我被陈先生的声音所吸引,他的演唱让我非常震撼。字正腔圆,吐字发音到位,铿锵有力。当陈先生把木偶举出来,告诉我们这是一百多年前保存下来的,这真不容易!这就是我们中华文化传统。尤其在香港,还保留这样一种比较早的表演形式,我们这里很多东西已经有所变化,他们仍保持着,很难得。”

对于这种保持能持续多久,香港的学者并不乐观。香港非遗教育推广统筹蔡启光先生说:“陈锦涛师父今年68岁,其他参加演出的徒弟均五十多岁以上,传承不容乐观。现在演出的需求越来越少,街档少了,打醮也减少木偶戏,只演人戏。只有很大型的太平清醮才会同时做人戏和木偶戏。演出机会少,没有新人入行。演员很难专业,手艺渐生疏。学艺要长年浸出来的,不是教几天就可以。这不是政府资助可以解决的。”

陈锦涛自己,也说得很平淡:“我对传承,无乜希望,对我自己生活而言,做唔做无问题。”

文献资料来源:2016-10-21   新快报-A32

作者:钟哲平

索取号:

本馆校对: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