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塔-中国最古老的伊斯兰建筑、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塔
位于怀圣寺内,又名怀圣塔,也是为了纪念“至圣”穆罕默德而建.关于光塔之得名,有以下三说:一说以为该塔表面光滑;一说以为来源于阿拉伯语“那麦尔”之译意,“那麦尔”系从阿拉伯语“那尔”(意为光亮)派生而得,由是得名光塔;一说以为阿拉伯人在宗教礼拜仪式时,常于塔顶呼唤教徒前来,阿拉伯语的呼唤词音译为“邦克”。“邦”与“光”乃一音之转,故称光塔。第三说较为可信。在伊斯兰清真寺中修筑邦克塔,是古已有之的事,按邦塔亦称“宜礼塔”,作用在呼报、招集邻近穆斯林进行每天5次的礼拜。早在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瓦里德一世(705-715)时,叙利亚已建立。所以,怀圣塔是阿拉伯人的“宜礼塔”,是宗教场所,作用类似于道教宫观的钟鼓楼(佛教也有)。由此,法国人阿•韦希尔的《中国最古老的伊斯兰教遗迹—广州怀圣寺》指出:“光塔是我们在中国见到的唯一与西方相似的宣礼塔。”
光塔呈圆柱形,青砖砌筑,外表以蚬壳灰批荡,洁白光滑,无层级,高36. 3米,塔底直径7.5米,向上渐有收分,南北小拱门内各有一砖砌梯级,分别为158级、154级,可互不相交地盘旋而上,直达塔顶。塔壁开有长方形小孔以采光通风。塔顶为一平台,平台正中又立一圆柱形小塔,塔有小门可拾螺旋梯级而上,共14级而止。塔顶原立一只金鸡,可随风旋转以示风向;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飓风吹堕金鸡,即送京贮内库,代以铜鸡;万历二十八年((1600)重修,易以铜葫芦;清康熙八年(1669)又为飓风所堕。民国二十三年(1934)重修时改为火焰形尖顶.据1959年8月广州市建筑设计院测量,光塔向西倾斜53°,轴心距11. 5米,系地基不稳所致,也有人相信系修建光塔时有意向西倾以示向西朝圣之意。
关于光塔的始建年代,目前尚无定论。一说以为建于唐代,于是光塔不仅是国内孤例的伊斯兰教塔,也是中国仅存的唐代伊斯兰建筑,这一说有一些文献记载,如南宋方信孺《南海百咏》说“番塔”(即光塔,因系“大食蕃客”即阿拉伯海商所建而有此古名)“始于唐时”;另一说认为建于北宋。北宋相关记载较多。如北宋后期郭祥正记录了他在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3)在广州的见闻,他在“越王台”上,看见“蕃坊翠塔卓椽笔”,翠塔即光塔;之后他登上了“翠塔”,挥笔赋下“礼佛诸蕃异,焚香如汉同。祝尧齐北极,望舶请南风”之诗句。目前看来,以北宋始建的看法较为稳妥。
根据历史记载,光塔在古代除了“宜礼”外,又兼有导航灯塔与气象观测站的职能。
北宋时,光塔有“昼则悬旗,夜则举火”的记载;南宋时仍然如此;元惠帝至正十年(1350)刻立的《重建怀圣寺之记》碑(原碑立于光塔路怀圣寺内。1967年被砸毁,1984年6月据原碑拓片重刻.篆额为残存原碑改置,额宽115厘米,高48厘米,系元惠帝至正十年〔1350)八月初一日刻,奉议大夫广东宣慰都司都元帅府经历郭嘉撰文,政议大夫同知广东宣慰使司都元帅撤的迷失书丹,中奉大夫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僧家讷篆额),一度与泉州《清净寺记》并称为“我国最古之汉字伊斯兰碑”①,碑文有“中海外内,窣堵表雄,乃立金鸡,翘翼半空,商舶是脉,南北其风”,说明元代光塔如宋之时,仍是导航的灯塔,并有测风、航标之功用,晚清樊封《南海百咏续编》指出:“夜则燃火,以导归帆。”古代时,广州等地人不了解阿拉伯人的“宣礼”之俗,但知道光塔的导航、测风作用,加上主观想象,于是有南宋《南海百咏》“每岁五六月,夷人率以五鼓登其绝顶叫佛号以祈风信”之类真伪并存的记载。所谓真,即记载事实、现象;而“伪”则指古人的理解与诠释。
光塔屹立于珠江古航道北岸,与伊斯兰教在广州的另一圣迹怀圣寺毗邻相连,构成一组蜚声中外的宗教景观,不仅是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发达的标志,也是中国与阿拉伯悠久绵长友谊的象征。而创修光塔的技术,更是古代中阿文化交流的见证。
据文献记载,光塔之建,从选址设点到备料施工,均是“番人所建”,但又就地取材地使用中国技术。已故广州伊斯兰教阿訇熊振宗在《怀圣寺与光塔在文化上的贡献》一文说,“留至今仍有文献价值的光塔在广州值得我们钦佩。广州濒海,海边多产蚌螺,宛氏就地取材,搜集蚌壳和螺壳,经过一番研究工夫,加以糯米质,渗得调和,做成筑塔原料”,“此项原料的发明,给中国建筑工程添一大贡献”。光塔外表的蚬壳灰批荡正是熊振宗阿訇此言的明证。因此,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所立《重建怀圣塔寺之记》碑说:“千年之间,寺之废兴,不知凡几,而此塔则岿然独存,固其形势峻峭,风火所不能侵,而创造者工力之精坚深远,固非后世得而及也。”此语既是对修塔“番人”的高度赞扬,从中也可见证当时中阿科学文化之交流。
光塔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塔,比叙利亚的翁米亚王朝遗留下来的古塔要早80年。鉴于光塔在各方面的重大价值,在1962年7月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这一座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的丰碑以无声的傲然矗立见证了昔时的光荣。

文献资料来源:2008年   摘自《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研究》

作者:顾涧清等著

索取号:K296.5/7

本馆校对:黄国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