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
广府戏剧。民间俗称“大戏”,是最大、最能体现广东特色的剧种,流行于广东、广西的粤方言地区以及香港、澳门、东南亚华人社区,欧美各地华侨聚居区亦时有演出。广东风俗,民间凡有节日庆典,必做“大戏”酬神娱人,热闹一番。
粤剧起源于明代,深受昆曲、南戏的影响。清朝顺治、康熙年间,昆曲、梆子、皮黄等声腔在广东已相当流行。雍正年间,昆曲名伶张五(绰号“摊手五”)自京南下,寄居佛山,把昆曲技艺传授给粤剧红船子弟,创建了琼花会馆,并把昆曲《江湖十八本》移植到粤剧中来,改变了广东“本地班”的组织。他们以梆子腔、皮黄为基础,融合弋阳腔、昆曲众腔之长,吸收了南音、粤讴、木鱼、龙舟等广东民间曲调,逐渐发展成为南方一大剧种。早期粤剧是讲“官话”(北方方言),唱假嗓的,并且所有演员都是男性,1911年后才改用“白话”(粤方言),唱“平喉”,只有剧中官场要员角色保留讲官话。初期也只限于在市内各大公司的天台演出,不准下乡,20世纪20年代以后才逐渐普及到乡下,使粤剧更趋向地方化、通俗化。
佛山琼花会馆盛极一时,到了咸丰年间,因粤剧艺人李文茂率领红船子弟响应天地会起义,失败后粤剧被清政府禁演多时,到同治年间刘华东改建“八和会馆”,借演“外江戏”为名,为当时的两广总督瑞麟母亲祝寿,开演《贺寿》、《加官》等戏,各地方官员亦争选戏班献演助庆,相继推出了《太白和番》、《苏武牧羊》、《广寒取笑》,获得了瑞母之欢心。督府遂将粤剧解禁,八和会馆正式挂牌,特聘刘华东编撰《六国封相》,作为各班开台首夕点演的剧目。这一规矩,历时数十年不变,至今仍循老例,一则因为该剧行当齐全,能充分展示各种角色的技艺,往往成为检阅一个戏班实力的标志,这出开台戏演好了,该戏班就会声威大震,争取了观众。
19世纪戏班下乡演出,全靠水上交通。戏班租用两艘船,起初是普通的货船,船身多为黑色,称为“黑船班”。后来演出日趋频繁,才有专门为戏班设计的“红船”,两艘为一组,分为“天艇”和“地艇”,所有铺位间隔,都有一定规制,分工严密,等级分明,生活上要求也很严格。不少演员武功相当好,在清末农民起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李文茂率红船粤剧演员起义,曾在广西柳州称王(平靖王),在粤剧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粤剧唱腔丰富,以梆子、二黄为主,兼用大量曲牌和广东民间说唱音乐,如南音、粤讴、木鱼、海南曲等。唱有大喉、平喉、子喉之分,调有正线、反线和乙反线之别,既能慷慨激昂,又能哀怨悲叹,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粤剧的伴奏乐器,原只有二弦、高胡、杨琴、三弦、琵琶、笛子等民乐,后吸取了小提琴、大提琴、萨克斯管等西洋乐器,大大提高了伴奏能力,对于烘托唱腔,增强戏剧效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粤剧的行当,原只有生、旦、丑、末、净、外、小、贴、夫、杂十个,后来生角又演变为文武生、武生、小武、公脚、六分、拉把等,分工更加细密。文武生要能做文戏,也能做武戏,能唱大喉,是粤剧表演的台柱。
粤剧传统剧目十分丰富,计有3000多个。其中包括“古老江湖十八本”、“新江湖十八本”和“大排场十八本”。许多著名演员都有自己的手本戏,如马师曾的《苦凤莺怜》、《佳偶兵戎》、《刁蛮公主戆驸马》,薛觉先的《三伯爵》、《王昭君》、《胡不归》、《花染状元红》等。1949年以后,各剧团还创作了一批优秀剧目,如《柳毅传书》、《搜书院》、《附荐何文秀》、《闯王进京》、《关汉卿》、《李文茂起义》、《山乡风云》等。
在服装和道具方面粤剧也很有特色,粤乡戏服,华丽典雅,金光夺目,气派非凡,其中以广州状元坊制用的戏服最为有名。布景、道具接近现实生活,又有想象空间,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更易于被观众接受。
历代著名的演员有李文茂、句寡章、鬼马三、邝新华、千里驹、薛觉先、马师曾、白驹荣、靓少佳、红线女、罗品超、文觉非、新马师曾等,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他们善于开拓创新,向话剧、电影学习,博取各剧种之长,在粤剧现代化、大众化方面作出了贡献。
至今,佛山祖庙中还保留了广东最古老的粤剧戏台—万福台,它是清顺治十五年(1658)建的,结构精巧,装饰华丽,上有一联曰:“顷刻驰驱千里外,古今事业一宵中”,可谓贴切不过了。

文献资料来源:2010年6月   摘自《广东民俗大典》

作者:叶春生,施爱东主编

索取号:K892.465/1-2[2]

本馆校对:古文红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