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广东民间动物舞蹈的物质和内涵 -- 雄浑深沉,风格特异
广东民间动物舞蹈,许多是本地所特有的,并且大多包含着一个深沉的故事,甚至其中的某一舞姿和道具,都有其来龙去脉,令人回味无穷,表现出特有的风格。
就以龙舞来说,据统计全国有龙舞72种,广东占了36种,说明古代岭南确是群龙聚首的王国。百越后裔是龙族团的重要支系。每一龙种,就是一个分支图腾的标致。各族团为了强化自己的形象,就以本图腾的崇拜物起舞。这些舞蹈,后来又与原始宗教、巫术、娱乐交织在一起,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舞蹈。
广东的龙舞,除常见的布龙、彩龙、木龙之外,还有中山的醉龙、丰顺的火龙、罗定的香火龙、四会的蕉叶龙、新会的纱龙、广州的榕叶龙、江门紫来的金龙、大埔的乌龙、花环龙(软腰龙)、梅县的板凳龙(硬腰龙)、湛江东海岛的人龙等,造型奇特,舞姿各异,内容风格都不一样,每种龙舞,都伴随着一则优美的传说。
中山的醉龙,是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前后起舞的。传说几百年前,香山县(今中山市)有一条小河,叫“龙塘 树坑”。农历四月初八那天,不知从哪里来了个和尚,到河边洗澡,突然闯出了一条大蛇,和尚抽刀把它斩成几节,丢在河里。这时正好来了渔翁,有几分醉意,抓起蛇头来胡乱起舞。他这一舞,使大蛇死而复生,变成一条龙,腾空而去。剩下的几节被水冲到岸边,长成了一排排小树,就是栾樨树,树叶可治病。那年夏天香山县闹瘟疫,人们去采栾樨树叶冲糖水喝,病就好了。以后每年四月初八,人们就舞醉龙来纪念这个日子。至今中山市四月初八还有吃栾樨饼的习惯。醉龙只有龙头和龙尾,由两人操作。舞者需有七分醉意,举步轻浮,东歪西撞,醉态可掬,达到了神入化的境地,有如当日的老渔翁。这故事发生在四月初八,寓意已相当明显,那是传说中“佛世尊”悉达多的诞辰。和尚指代“佛”,和尚洗澡便是“浴佛”。“斩蛇”是一种灾祸的转嫁,民间常用这种手法把灾祸转嫁给动物、植物、无生命物体或者他人,此中转嫁给蛇。这种习俗,世界各地都有,实际是一种巫术。从消极地希望蛇不加害自己,进而要求它给予一点积极的好处,变为栾樨叶,给人防病治病。而这一切都是佛世尊带来的,这显然是后期宗教影响的结果。醉龙舞后来传到了澳门,醉龙会成了当地渔行工人的社团组织,远远超出了民间游艺的范畴。类似这一主题的还有丰顺的火龙舞,原先也是为驱灾镇邪而举行的。传说中的“火龙”是一条恶龙,经常兴妖作怪,烧死禾苗,有位勇士决心为民除害,与之搏斗,最后请来火神,把恶龙烧死在洞里,自己亦为之献身。此后人们为了纪念这勇士,在庆祝丰收时都要举行烧龙活动。先扎一条火龙起舞,最后把它烧掉,以示惩戒。这是一种由模拟巫术仪式发展而成的民间动物舞蹈,旨在把这一可憎的动物赶出世界。而龙在我们民族观念中却是一种圣体动物,这正好表现了原始人类对这一圣灵既害怕,又崇敬的心里。既不想杀伤,又想杀戮肉食。广东人对食蛇最感兴趣,蛇正是龙这一虚拟动物的原型。杀死神性动物,以神体作圣餐的风俗世界各地都有,甚至吃过祭神的面包也会使人在自己的身体中得到一份神的实体,也就是与神有了一次神秘的交往与沟通,这也是原始崇敬动物心理的一种表现。
以上两种龙舞,都是表现驱灾除祸的,这是民间动物舞蹈中较为普遍的一个主题。遍及岭南各地的醒狮舞(下文详述)、鹰雄组舞(“雄”是民间传说中的一种类似狮的猛兽)、舞貔貅(貔貅形象似狮,头似猫,比狮更凶猛),舞火狗等,其最原始的意义也是驱灾除祸。舞火狗实际很少出现狗的形象,而是由龙、凤、麒麟、鹿、犀牛、蟾蜍、宝鸭蛋、锦鲤、鳌鱼等9种动物形象插上香火组成的,因粤语“九”与“狗“同音,故俗称”火狗“,实际是一种”火色“,因流传于增城县麻车一带,雅号“麻车火色”。麻车乡是由九个自然村组成的,出色时每村扎制一种火兽,串村过寨游行,最后付诸一炬,在熊熊的火光中与神灵沟通,驱除妖魔,祈求丰年。这一活动,以往都是在本乡遇到三灾六难,如虫害盛发、天气干旱等情况下举行的。现已变成了庆祝丰收的一种娱乐,当然也蕴含着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意思。龙门县蓝田乡的舞火狗则是另外一番景象。他们的火狗是由未婚少女扮演的。姑娘们穿上以黄姜叶扎制的衣裙,身上插满香火,在夜空中舞动。人们拿着长香火把,跟着游行。两支队伍相遇时,男女青年交换香火,互道吉祥。这一活动,除上述理念外,还有图腾崇拜、祖宗神灵崇拜和姑娘成人礼的涵义。龙门蓝田乡是瑶族同胞聚居之所,瑶胞是以狗为图腾圣物的。当地瑶族还有个风俗,姑娘必须参加过三次舞火狗的活动才能出嫁。所以这一活动意味更为深长。
其他动物舞蹈,多与祭祀、开耕、祈祥、庆丰有关。如粤北的舞春牛,既是一种春祭活动,又是对神牛的一种崇敬和祭拜,也是开耕前对动物的一种抚慰。人们给春牛披红挂彩,充满爱怜地抚摸春牛,从牛头摸到牛尾,边摸边唱:“摸摸牛头摸牛尾,农家耕作全靠你……”,使人想起“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吕氏春秋.古乐篇》)的情景,古老的舞蹈,在民间得以再现,这也是“礼失示诸野”的佐证吧。电白的“双凤舞”是一种典型的祈祥舞蹈。凤舞许多地方都有,但电白的“双凤舞”以画眉、鹩哥、白鸽、白鹤、翠鸟等配舞,欢快清新,色彩斑斓,构成一幅“百鸟朝凤”的彩图,更具祥和的气氛,更富有生活情趣。德庆的“雄鸡舞”和连县的“舞马鹿“,既有祈祥的韵味,又有庆丰的欢乐。传说德庆先民早年居无定所,人畜不旺,频频迁居。后来到了德庆武垄乡,见一雄鸡挺立,引颈长鸣,人们便在此处定居,世代安居乐业,从此当地每年都舞雄鸡来庆贺。人们把雄鸡当作吉祥的征兆,与舞仙鹤、舞鲤鱼一样,祈求有更加美好的未来。阳江的”鲤鱼化龙“舞,正是这种心理的写照。”鲤鱼化龙“的传说和舞蹈早在清朝道光年间修撰的《阳江县志》上已有记载,舞蹈根据民间传说编成,起舞时一条红鲤和四条金鲤相继登场,在游弋嬉戏,腾跃吐雾之后,一股清烟突起,红色的鲤鱼化为一条青龙,与四条金色鲤鱼一起戏水戏珠、表演”金线挂带“、“鲤跃龙门”、“吉祥如意”等画面,展现了人们不断进取以及功成名就后的欢悦,充满南国水乡的气息。连县“舞马鹿”中的动物“马鹿”,并非现实中的“鹿”,而是一种神性动物,据说它生活在深山密林中,以仙草灵芝为食,能给人带来吉祥和福寿。舞蹈构思超凡脱俗,描写猎人追捕两只马鹿失败之后,竟为这神物的风姿所迷,采摘了灵芝和鲜花,献给马鹿,化敌为龙,共同欢歌,歌颂了大自然的美好和守猎追捕的欢乐。这一意境古朴、高雅,符合原始幻化的心态和圣体崇拜的观念,给人一种纯真古雅的美感。
以上舞蹈中的祈求都偏重于实际利益的追索,或者说是经济方面的获取。而番禺的“鳌鱼舞”和新丰、饶平一带的“舞马”(包括“纸马”和“布马”)则偏重于意象观念,或者说是精神理想的追求。鳌鱼舞是从浙江奉化传入番禺的,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相传早年有个书生赴京应考,途径美人国时被一群女妖追逐,书生逃到海边,见一只巨鳌游来,便纵身跃上鳌头,鳌鱼背负书生渡海而去,逃脱了灾难。后来他进京殿试,高中状元,仙逝后化为天上的“文曲星”。“独占鳌头”之成语,便源出于此。自此,民间便把鳌鱼视为救世圣物,崇拜起舞,并配以文曲星,以示逢凶化吉,高中迁升,学业上进等等。这就是所谓的“金鳌之意”。舞马是从北方传来的,到广东分为纸马、布马两大类。纸马流行于新丰、龙门、兴宁、五华一带;布马主要在饶平。两者形式、规模略有不同,但都为广东人民所喜欢。一则新奇,广东人少有机会与马接触,不像北方“与马为友”;二则意头好,其中寓意“高中状元”等,都兼有进取、奋发之意,特别是在旧社会,升官与发财往往联系在一起,故以受人欢迎。但布马舞中的状元不是文曲星,而是武状元。舞蹈着重表现了校场练武、铁骑闯阵、同心卫国等许多场面,刚劲热烈,豪情奔放,一看便知是从北国艺苑引进岭南的奇葩。
最能表现人们精神追求的还有大埔的“黑蛟灯”,又称“乌龙”,这是一种龙舞,也是一种灯饰,类似温州的“首饰龙”。乌龙浑身漆黑,龙头高大,分为三层,布满灯盏,口含火球,额顶有角,相当威严。这种龙舞源发于粤闽边界的汀江河畔,相传是300多年前两位横渡汀江,在此披荆斩棘,开基创业的人留下的。它反映了中原南迁的客家人三次搬迁创业的侧影,表现了一种强悍奋进的精神,至今横江、产坑一带的群众,还把这种精神称为“乌龙过江”,其特异的风格,也是外地少见的。

文献资料来源:2000年8月   摘自《岭南民间文化》

作者:叶春生著

索取号:K892.465/1

本馆校对:詹苹苹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