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龙舟竞渡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广州地区有两个传统风俗,一是划龙舟,二是裹粽子。划龙舟包括两种形式,即“趁景”式的划龙船和俗称“扒龙舟”的斗龙船。这些活动,为节日添色不少,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说是因为当时人们为了拯救投江的屈子,竞相把龙船划到屈原投江的地方,久而久之,演变成民间竞渡龙舟的习俗。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吴越民族以龙为图腾,他们在原始时代就盛行竞渡风俗,他们举行成套的图腾祭,划着刻画成龙形的木舟在水中竞渡比赛,以强化自己和龙的关系。还有一种看法认为,竞渡的宗教意味浓于悼念忠臣屈原,竞渡原是驱遣瘟神的一种行为(见近人黄石的《端午礼俗史》)。
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带,是龙舟竞渡最盛行的地方。一年一度的龙舟赛,既隆重,又热闹。竞赛时,河面上鼓声齐鸣,龙舟竞发,游龙穿梭,鞭炮响彻河面。它既增添节日气氛,又是一项需要团结、齐心协力、斗志斗勇的体育竞赛。竞赛活动通常在乡村与乡村之间、区县与区县之间进行。1988年的赛龙夺锦活动就在市属的黄埔区、芳村区、海珠区、天河区、白云区以及增城县、番禺县等6个区县全面展开。此外还有全国性的“屈原标”女子龙舟大赛,作为广州市第一支组建的女子龙舟队--番禺县女子龙舟队,在1987年的全国第三届“屈原杯”女子龙舟大赛中获第一名,足见广州地区赛龙舟活动之风的盛行。这一活动已成为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传统节目,成为广州人的风俗。这一习俗,亦因各区的习俗而各呈风采。
广州市海珠区新滘镇龙潭乡有一种吃“龙舟饭”的风俗。龙舟锣鼓响,爆竹声阵阵,在这种气氛中,村民可以免费在乡政府的临时饭堂中取“龙舟饭”。菜式有豆角、猪肉、烧鹅、凤爪等等,这些风味饭食,别有一番情趣。
龙舟多以柚木、坤甸木制成,木质坚韧,易划而去水快,耐腐蚀。一般龙舟可坐10至80人。船头船尾各镶有雕花的龙头、龙尾。船头一人挥旗,一人击鼓,指挥着龙舟前进。据屈大均《广东新语•事语》中云:“四月八日浴佛,采面荭榔,捣百花叶为饼。是日江上阵龙舟,日出水龙,潮田始作”。“出水龙”,即平常所说的“起水”,每年龙舟赛后,即将龙舟埋入河底防腐,翌年四月初八挖出来叫“起水”。从起水这一天起,就可以听到龙船金鼓的咚铿声了。
赛龙舟作为一项传统的民间集体竞赛活动,吸引着众多的广州市民,参赛人数也是成千上万,那宏大的场面,显示出这种活动的广泛的群众基础。1988年参赛的龙舟达498艘,赛龙景点达49个,其中14个竞赛点10万人以上的大型比赛有12场之多。在文革期间,龙舟被列为“四旧”,遭严重损毁。番禺县原有70多艘龙舟,经过“文化大革命”后,仅有3艘保存完好。1978年以后,随着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各地赛龙舟活动得以恢复,造价高达一、二万元的龙舟,群众也通过集资,造出了100多艘。赛龙舟活动获得新生,并呈发展扩大之势。
当然,赛龙船是旧俗,在陈旧观念中,有这样的偏见。龙船从桥下的河道通过时,妇女,特别是怀孕的女子,是不能站在桥上或从上面走过的,若有人通过,被认为不吉利,说是“压龙头”。随着改革开放,赛龙舟已赋予了新的含义。妇女不能上龙舟的旧观念被扭转。龙舟赛已具有现代色彩,它展现了广州市改革、开放带来的政通人和、安定团结、娱乐升平的大好局面。

文献资料来源:1993年12月   摘自《广东民俗大观》

作者:伍岳峰,卢博仪著;刘志文主编

索取号:K892.465/4/2

本馆校对:古文红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