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和街忆怡和行
语云:“怡和街忆怡和行-往事只能回味。”
这里说的怡和街,是越秀区仁济西路的怡和街(此街向南直通至西濠二马路),曾是世界级富豪经营的大企业-清代十三行的怡和洋行的所在地!
有人问:清代广州十三行在荔湾区的十三行路至广州文化公园一带,怎么你说在越秀区?
说十三行只在荔湾区,这是只知其二不知其一,只知儿子不知父亲!十三行最早时全在今越秀区范围,即使到后期也起码还有四家在。著名的十三行研究专家梁嘉彬先生在《广东十三行考》一书(1937年初版,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再版)中记及十三行最早时是在今越秀区范围。
清顺治四年(1647),官府在广州城东、西城墙南端起,分别向南修筑鸡翼城,城墙南北走向,直到江边,以保护原来南面城墙外的新商业区。清初的十三行各商行就在鸡翼城保护的新商业区中,其位置东至靖海门(今靖海路),西至鸡翼城西便门(今西濠二马路北面),北至今一德路以南,南至今西濠二马路及向东的延伸线。这个范围都属今越秀区的范围。
十三行原是牙行(中介商行)总称,明代已出现(当时也有称为三十六行),进入清代后仍然存在。康熙二十四年(1685),清朝设粤海关于广州,命牙行负责包办与外商打交道,总称为“十三行”(商行数量并非必定十三家)。其时外商的进口货物均经十三行代向官方交税,后售与国内各地商人,外商要购中国各地的货物也要经十三行经办。因此,十三行之富闻名中外。史家常引用清初学者屈大均的一首《广州竹枝词》咏道:
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
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
屈大均是康熙三十五年(1696)去世的,所以这首诗咏及的十三行是在今越秀区范围的十三行。乾隆二十二年(1757)广州“一口通商”后,因外国人开的十三行夷馆在今广州文化公园一带,十三行多数商行才逐渐迁到今十三行路(荔湾区范围)一带。然而,至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前夕,十三行起码还有四家商行在广州城墙之内,今日越秀区仁济西路的怡和街、普安街、包顺大街,正是当年那四家商行的所在地。街名可证!这在《广东十三行考》一书中也有记载。
当年十三行商人中最令洋人敬佩的是怡和洋行(简称怡和行)的伍家,这里主要说位于怡和街世界闻名的怡和行。
明崇祯初年,伍灿廷从福建到广州经商,初设元顺行,逐步发家,落籍南海(今广州解放路以西那时属南海县)。他迎其父伍符龙的灵柩来广东营葬,尊之为入粤始祖。伍灿廷开办的元顺行在清代时改名怡和洋行,为十三行之一。其孙子伍秉鉴于嘉庆六年(1801)接受怡和行后,后成十三行总商,怡和行成为十三行中的支柱洋行。伍秉鉴之子伍崇曜后来接手怡和行,更成为广州炙手可热的人物,其商业诚信中令中外商人均敬佩。伍家更是当时世界排名前列的富豪之一。
时移世易,当年的怡和行在鸦片战争后已风光不再,今只剩得街名尚可供关心历史的人凭吊。
顺便说说其余的两条街。怡和街西边的普安街曾是广利洋行所在地(地理专家曾昭璇生前曾说此街还曾有普安洋行)。普安街西边的宝顺大街,则是天宝洋行、同顺洋行的所在地。此说在《广东十三行考》中也有记载(没记普安洋行)。天宝洋行老板梁经国,字左垣,是广州黄埔村(今属海珠区)人,今黄埔村中仍存他建的左垣家塾。

文献资料来源:2010年   摘自《广州越秀古街巷(第二集)》

作者:广州市越秀区文联编

索取号:K926.51/25/2

本馆校对:黄国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