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代表了潮剧的黄金时代(下)
除了粤剧,广东还有着种类丰富、历史悠久的地方戏剧。这些剧种有些是本土原生的,有些是外来剧种在本土生根发芽开出的瑰丽之花。百花齐放、生生不息的广东地方戏剧,正是岭南文化多元、开放、繁荣的真实写照。

“粤人情歌”栏目将陆续介绍粤剧之外的广东戏剧的风流人物和经典作品。戏里戏外,依旧复归一个情字。

上期讲到,潮剧废除了童伶制,由成年人扮演生旦主角,整个剧种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观众渐渐接受并喜爱这种表演空间更大、更细腻的表演艺术。音乐、剧本的改良,演员文化素养的提高,使得潮剧迈进了“金色十年”。姚璇秋成为新潮剧的代表人物,她的艺术造诣证明了潮剧可以在健康、人性的审美情趣中更臻完美,成为真正可持续发展的伟大艺术。

专栏作者·钟哲平

岭南文化学者,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专业作家。喜欢看戏,不太懂戏,也不算痴迷。因为钻得不深,所以有疏离感。没有匠气,只有欢喜。如同隔着河流看彼岸的华灯,和影影绰绰的风流人物。

1

全省汇演,潮剧引起学者关注

1953年底,姚璇秋学戏八个月,就参加了全省汇演,演出了《扫窗会》,获得一致好评。

那是她第一次参加全省汇演,大开眼界。她没有想到,原来广东有这么多剧种,就在离他们不远的海陆丰地区,还有古老的西秦戏和白字戏!她看着其他演员演戏,心里羡慕得不得了。心想:我什么时候才能演得那么好啊!

1955年,姚璇秋主演了《荔镜记》,并到广州公演。他们以为不会听潮州话的广州观众不感兴趣,没想到却很受欢迎。“姚璇秋在广州的人民、太平、东乐、南方、红星、东华等剧场演出后,还应邀到工厂和中山大学、华南工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学院演出。在中山大学,姚璇秋受到中文系的王季思、董每戡、詹安泰等教授的青睐。王季思、董每戡是戏曲研究的专家,在一九五三年和一九五四年全省汇演时,他们都看过姚璇秋演的《扫窗会》,这次看了《荔镜记》之后,对姚璇秋的表演才华尤为器重。两位教授不但在报上撰文评价姚璇秋塑造的黄五娘艺术形象,对《荔镜记》的演出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还动手修改、润色剧本。”(林淳钧、许实铭《姚璇秋》)

2

梅兰芳与潮剧“姜芽指”

更让姚璇秋惊喜的是,戏剧大师梅兰芳大师也来看《荔镜记》了!

演出结束后,梅兰芳上台和演员握手,给了他们极大的鼓励。姚璇秋那时不会讲普通话,无法亲口向梅兰芳请教。这个遗憾让她后悔至今。

1956年,姚璇秋调到了刚成立的广东省潮剧团,又排演了《苏六娘》等经典剧目。同年5月到北京演出,连演《苏六娘》、《荔镜记》、《扫窗会》。这一次,姚璇秋专门到梅兰芳家拜访。梅兰芳题写了“雅歌妙舞动京华”送给姚璇秋。

笔者带给姚璇秋一张1962年的《羊城晚报》,上面有一篇《梅花香千载——“梅兰芳艺术生活展览”侧记》,作者丁明。文章提到:“当时梅兰芳是班主任,林小群和罗家宝的《游园惊梦》,就是在班里得过他的指点的;潮剧青年演员姚璇秋也多次得到梅兰芳的指教,比如指法,他既详细地表演了京剧的各种指法,同时又强调潮剧青衣指法的特色,他说,对其他剧种的表演艺术只能吸收,不能硬套。根据这精神,姚璇秋创造了比潮剧传统指法稍微夸张的‘姜芽指’。”

姚璇秋拿着报纸十分激动,愉悦地回忆起这段往事。当年梅兰芳看完姚璇秋演《荔镜记》,提了个建议,说戏里有三处出现兰花指,演员的指法都是一样的,应该根据情绪的不同有所变化。于是就教姚璇秋创造了这个“姜芽指”。

文章所说的梅兰芳担任“班主任”,指的是文化部1960年在北京举办的“戏曲表演艺术研究班”,为期3个月,各剧种都有名家参加。姚璇秋说:“你们粤剧的红线女也去了。红线女好美,普通话说得好,跳舞也跳得好。我们就显得很土气了!当时给我们上课的有梅兰芳、俞振飞、姜妙香这些大师,不同剧种互相学习,很难忘!我后来演《辞郎洲》,陈壁娘舞的双剑,就是从京剧学来的。我专门去上海找梅兰芳弟子魏莲芳先生,学《霸王别姬》里面虞姬舞剑的那一段,运用在《辞郎洲》这里。艺术都是相通的,你看书法家写字,很喜欢写‘海纳百川’四个字,我也常常学写。用到舞台上就是,我要用别人的东西来融入我的表演。”

3

潮剧走出国门,

慰藉华侨的乡愁

此后,姚璇秋又多次去北京演出,带去新编历史剧《辞郎洲》,展示了潮剧的经典唱腔哭腔活五调。在北京演出时,多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北京的戏剧专家们说,潮剧的音乐很美很动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田汉在潮剧团的纪念册上题诗:“争说多情黄五娘,璇秋乌水各芬芳。湖边细柳迎环佩,江上名桥走凤凰。清曲久曾传海国,潮音今已动宫墙。难忘花落波清夜,荡气回肠听扫窗。”

六十年代,姚璇秋又主演了《江姐》。剧团请老师来上课,讲解《红岩》小说。姚璇秋专门去上海看话剧、歌剧的《红岩》,思考如何吸收这些现代戏的优点来补充传统的潮剧艺术。姚璇秋很喜欢这个戏,曲牌体运用自由,唱腔跨度大、音色亮。

除了“雅歌妙舞动京华”,潮剧还走出国门,慰藉华侨的乡愁。

在柬埔寨、泰国、法国这些很多潮汕人居住的地方,姚璇秋的演出一票难求。华侨们最喜欢看《陈三五娘》。潮汕籍青年作家黄剑丰在主持“璇韵秋声——姚璇秋潮剧艺术品鉴会”时说:“我曾经听说东南亚一带基本上每个国家的中国大使馆都有潮剧《陈三五娘》这部戏。前两年我去了泰国,在那边,姚璇秋这个名字也是非常红的,只要提到这个名字都会说‘我看过她的戏’,秋姨为我们潮剧的发展,塑造了很多经典角色,打造了非常经典的剧目,比如现在的《扫窗会》,这个剧基本一字不变,照样传承,已经成为经典的典范。她塑造的角色也成为我们潮汕文化的一部分,潮汕的嵌瓷、雕塑、剪纸等工艺之中,里面就有很多是以潮剧作为素材来做的。我上次去潮州看到枫溪陶瓷就有陈三五娘观灯的造型,可以说是潮汕文化的另外一种创作。”

演员应留有余地,不要全身心入戏

姚璇秋的艺术感悟

姚璇秋塑造的人物,不光是“潮汕文化”的延续,更是戏剧角色的典范。对于塑造戏中的人物角色,把握、演绎人物的性格特征,姚璇秋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姚璇秋说:“我觉得演戏的时候要七分投入三分把握,不一定要全身心入戏。有一句话叫做演人不演行,你不完全是这个角色,你只是来演绎这个角色。戏曲演员无论是情感还是做工,都应该有所控制。我觉得可以七三分,七分感情去投入角色,三分感情来控制角色。戏曲舞台的表演应该点到即止,否则就会失控。”

寥寥数语,道出中国传统戏剧的精髓。

姚璇秋对于表演艺术的这些感悟,是毕生汗水点滴汇聚而成的。她谦虚地说:“我只读了三年小学,没什么文化,更要勤学苦练。”

姚璇秋如今也是这样严格要求学生的。她的家人在广州,可是潮剧离不开她,汕头离不开她。她每年有大半年时间回到汕头,课徒授业,一招一式地教,希望年轻一辈做出来的戏更“正”。

谈到当今潮剧传承存在的问题,姚璇秋说:“很多传统都丢了。老生和花脸戏很少了,这很可惜。”

笔者说:“这个和粤剧一样!”

姚璇秋说:“还有一个问题,现在演戏的动作不讲究。戏曲每个动作都内外有别、男女有别,手势和身段是很讲究的。比如你做个请的手势,要是把手指分开,多难看,这不是请,是把人家推出门。还有走圆场,要收腹,不能后仰,快步慢步不同。我走给你看!”

姚璇秋边走边说,行云流水。

她说:“脚底功夫扎实,走起来才轻松。在舞台上,就是简简单单向前走、向后走,都有讲究,不能用脚后跟走路的!就是抬一下手,小生、老生、花脸,抬的高度都不一样,很讲究的。不讲究就不要做戏,不讲究就不美了!”

在大半天的访谈中,姚璇秋多次说到:“你们粤剧很好,有那么多学者重视,注重整理、保护,我们要多向你们学习!”这不是恭维之言,而是她真的心忧。

如果不是心忧,81岁的姚璇秋也不会在同龄人享清福的日子里两地奔波。然而传统艺术式微的态势,不是一两个老艺人心急就可以挽回的。潮剧和粤剧还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表演依然是繁荣的,这些繁荣掩盖了很多内在的精华正日益消失,比如行当的齐全、唱腔及身段的讲究,还有从艺者的虔诚……一切的消退悄无声息,不为人知。这种濒危,有时候比萧条更危险。知我者谓我心忧。姚璇秋不怕累,她只希望潮剧有更多知音。就像她家玄关处一丛淡紫的小花,你若匆匆路过,它便只是摆设。只有驻足欣赏,才会发现每一朵小花都璀璨嫣然,有着星星点点的生命力。

文献资料来源:2016-07-08   新快报-A34

作者:钟哲平

索取号:

本馆校对: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