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层楼

百年之前,中法战起。当时有一位奉命到广东办理防法军务的将军,驻扎于越秀山五层楼。这位善诗能画的儒将登楼远眺,感慨万千,偕行的幕僚李棣华领会将军的感怀,立就楹联一副,联曰:
万千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星,目空今古?
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
这楹联虽由李棣华所撰,而显露出来的却是那位多愁善感的将军的心境。将军是清光绪年间的兵部尚书彭玉麟。下联中的“故侯”指的是明朝的永嘉侯朱亮祖。朱亮祖原是元末的降将,归顺明太祖后屡建殊勋。功封为侯。这个勇悍善战而又无法无天的大老祖,后来是被明太祖召回京师,与他的宝贝儿子同受鞭刑而死的。朱亮祖镇广东时,虽然劣迹斑斑,但也做了一件好事;在越秀山上的北城高处,建了这座五层楼。这座楼形的塔、塔形的楼,气度恢宏,庄严稳重,初名望海楼,后改镇海楼,始建于明洪武13年(公元1380年)距今已六百余年了。
想当年,越秀山上,心事重重的彭玉麟登上层楼,面对山间林木、野外风云,顿觉自己的渺小和功名的虚幻,感慨之余,喟然长叹,那是何等惹人遐思的一幕!那楹联,至今仍旧悬挂在“镇海楼”巨匾的两旁,成了一个“看破红尘”的将军两声历久不息的长叹。
彭玉麟在五层楼上倚栏看剑的时刻,他眼中的越秀山的景致,也许还是蒿莱簇簇,芳草萋萋的吧?一个世纪过去了,山上山下,都已几经巨变,只有五层楼还岿然如故。它仿佛是一位山中老者,以冷峻的目光恒久地凝视山下的风云变幻,见证了五羊城六百余年的沧桑史。

要是有谁发起一个群众性的投票活动,让人们在广州现有建筑中选择一个作为这个城市的标记,你选哪一个呢?
海珠桥?电视塔?白天鹅宾馆?……
我想,上了年纪的广州人,也许大都属意于五层楼吧?五层楼,早已同广州的名字分不开了。没有到过大雁塔,能算到过西安吗?没有到过灵隐寺、开元寺,能算到过杭州、泉州吗?当然不。没有登临过五层楼,其实也不能算到过我们这个以红棉为市花、以五羊为徽号的南方大城。在清代,“镇海层楼”就已被列为“羊城八景”中的一景了。这座从前专供达官贵人、文宗雅士宴饮作乐的高楼,1928年重修时辟为博物馆;解放后,定名为“广州博物馆”。由于有关部门的锐意经营和热心人士的慷慨捐赠,馆藏日增,为人们展现了一部浓缩了的、形象化的广州历史。从那一个个琳琅满目的玻璃橱窗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古老城市历史的曙光,先人们含辛茹苦的创业经过,以及历代入寇者的刀光剑影和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的斗争烈火,它已不仅是只供缅怀和鉴赏的古建筑,而且同时是一个生动的历史课堂了。
五层楼显然因为同越秀山配伍而相得益彰的。试想想,要是将五层楼移置于山下的某个广场,它也许早已湮没无闻;倘若越秀山上少了那么一座五层楼,谅必也会显得大为逊色吧?正是因为这两者依附在一起,才给人以一种协调而和谐的美感的。郁郁葱葱的山丘之上,以蓝天白云为背景,巍然矗立着一座绛红色的、飞檐翘角的层楼。楼前红棉怒放,四周绿树婆娑,繁花纷陈,燕雀啁啾,那是一幅多么多彩多姿的画图!这景致是古朴而又优美的。明媚、秀丽、玲珑,分明洋溢一派南方特有的情调和色彩。这里,连秋风也是芬芳的。这里,即便是隆冬天时,也使人似觉春之将至。
是啊,怎么能够把越秀山和五层楼分开来呢!历代所评“羊城八景”,似乎都没有着眼于这二者配合而生的意境。明代的“粤秀松涛”,清代的“粤秀连峰”、“镇海层楼”;解放后“羊城新八景”中的“越秀远眺”,山与楼都未有被交融为一景。这次由《广州日报》和广州地区绿化委员会组织群众和专家重评,把二者加以撮合,名为“越秀层楼”,这才真正高度概括了这个美妙景色的意蕴了。越秀——一大片绿色的面;层楼——一个红色的点。这面与点的有机联系,构成了一幅东方亚热带情调的迷人图景。远行的广州游子们时常梦绕魂牵的,不正是这样一幅稔熟的图景吗?

那所谓绿色的画,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大型的综合性公园——越秀公园了。这是山的公园,或者毋宁说是公园的山。这座山——越秀山,属白云山余脉,东西绵延约三里,海拔七十余米。历史上又名粤秀山、越南山(因西汉南越王赵陀归汉时的山上建有朝汉台而得名)。明永乐年间,山上曾建观音阁,所以民间又常称之为观音山。经过多年的建设,这座规模宏大的公园已辟有北秀、南秀、东秀三个人工湖,先后建成了游泳池、游乐场等文体活动场所。可容五万观众的人民体育场,就在五层楼面对着的山脚下。鲤鱼头山岗上,还新辟了一个可容二千余人同时进行文体活动的场所。那里草木葱茏,清幽宜人。池水之畔、楼榭之间,设有羽毛球场、体育室和弈阁。看来公园的建设者有意把重点放在体育设施之上了。怪不得每天清早,这里满山都活跃着精力充沛的晨运者,他们以各自喜爱的方式坚持不懈地锻炼自己,那股劲儿真是令人不能不为之而感奋。其实,山上那高耸入云的中山纪念碑周围,以及那从山脚直通山巅的石阶梯,还有那木壳岗上的五羊石像基座四边,早已是晨运者们的天堂。越秀山越来越显得像是广州人民的健身场了。这里是生意盎然、朝气蓬勃的。一股日益强劲的时代之风,正流逸于秀美的林中花木之间。山麓上,那拔地而起的电视塔,更是使这座名山昔日娴雅而古朴的容颜为之大改了。
然而因为有五层楼在,这里毕竟还是可以让人们发思古之幽情的地方。五层楼的西侧,不是有20多方有关广州历史的碑刻和明清两代广州铸的铁炮吗?那里面蕴藏着多少年代湮远的故事!在楼门之外,往右沿着斜路西行,我们还可以发现一段约有200米长的古城墙。城墙已残破不堪,苔藓斑驳,杂树蔓生。这里也许曾是兵戎相见、血火交辉的地方。越过楼前的山坡,沿着中山纪念碑石级下行不远,在树荫丛中,可以看到一座石碑,上书“古之楚庭”四字。这是清代的建筑,唤起人们对于“百粤归楚”故事的记忆。传说公元前七世纪周惠王时,“南方之强”的楚国派大臣南来,与百粤结好,使百粤归属于楚,并建“楚庭”以留念。所以“楚庭”也就成为这个城市最早的名字。在此抚今追昔,遥想二千多年的楚庭市况,未始不是一趣吧?
越秀层楼,作为重评羊城八景中的一景,自然不纯然是以它本身的诗情画意取胜的。它是朝气、活力、芳菲与阳光的组合;是新时代的几何图形与尚未朦胧的历史梦景的叠印。在这里,人工美与大自然魅力几乎不露痕迹地融于一体了。

文献资料来源:1987年   摘自《新羊城八景》

作者:岑桑著

索取号:K928.706.51/9

本馆校对:戴燕梅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