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路记农林试验场
“海归”学子办农场,“振兴农务”意深长。
当年硕果今不识,唯剩路名尚有香!
越秀区有农林(上、下、东)路,农林上路又派生出一至九横路,这“农”、“林”二字,教当代广州人寻觅到清末民初“海归派”学子的一片爱国热枕。
清宣统元年(1909),一些华侨与归国留学生为报效祖国,搞实业救国,以“振兴农务”为己任,在广州城东办起农林试验场(初称农事试验场)。当时的试验场位于今日的方位是:东起农林东路,西至农林下路,南至中山一路,北至东风东路的广东工学院。那时,这一带还是一片荒野,正好让一片热心的青年按照自己的设计办试验农场。主持开办者是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农学博士唐有恒,华侨实业家张弼士从经济上给予了支持。办场的十多年中,历届场长和大多数技师都是归国留学生。他们组织师生到番禺、东莞、增城、顺德、梅县等地进行生产实践,又收集整理各县农谚,写成《种植浅说》、《造林摘要》、《广东农林试验场报告》等著作。农场积极引进当时外国的先进农业技术,在场内办了蔬菜、水果、花卉、畜牧、养蚕、造林等试验区,进行了选种、培育、防治病虫害等试验和鉴定,还设立了广州第一个现代气象观测站,研究农业与气候的关系。当时他们培育了优良的蚕种,引进了外国树种细叶桉,从荷兰引进了马铃薯。
到20世纪20年代初期,试验场成了孙中山大元帅的大本营,孙中山先生于1923年3月2日在此就任陆海军大元帅之职。大元帅孙中山、财政部长廖仲恺、外交部长伍朝枢等均在此办公。直到4月1日才迁到河南士敏土厂(今海珠区纺织路大元帅府。“士敏土”,即水泥)。
时移世易,今日那农场旧地已无农迹可寻,唯有北边广东工学院内的树荫花影,尚可依稀让人缅怀当年先辈爱国办实业之情。横穿而过的东风东路笔直宽阔,已非昔日弯曲狭窄的马路可比。这一带耸起新楼憧憧,既有安定的民居,也有繁华的商业网点,较有名的宾馆酒家就有五六家。

文献资料来源:2010年   摘自《广州越秀古街巷(第二集)》

作者:广州市越秀区文联编

索取号:K926.51/25/2

本馆校对:黄国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