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群”的警世征文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的陈济棠主粤时期,广州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海外华侨亦纷纷回穗投资。1932年,政府还整治珠江航道,把海珠岛(古代闻名的海珠石)炸低几尺,填平其北面的水道。填地向西一直填至西濠口处,俗称这一带为“新填地”。新填地地块出售时,华侨富商、香港爱群人寿保险公司负责人陈卓平,集海外华侨资本买得新填地800多平方米的地块,于1934年10月开始建造广州第一高楼---爱群大酒店,在1937年4月落成。这是广州第一幢框架结构现代高层建筑,高64米,15层,建筑面积近1.5万平方米。也是当时国内设备最新式、最完善、最豪华的大酒店,单餐厅就有4个,十一楼是中餐酒家,中、西餐齐备。1937年7月酒店开幕时,不少民国政要参加剪彩仪式,于右任、李宗仁、余汉谋等人的题词,今日仍留在店内,不少“老广州”津津乐道。然而,十四楼上竖起的酒店开业征文冠军文章的碑刻,却不是那么多人知道了,其中的故事更是在21世纪初才有人披露。
原来,爱群大酒店开业前,在报纸刊出有奖征文启事,题目是《爱群大酒店开业与广州市繁荣的关系》,吸引了不少人撰写应征,其中不乏名家。后经资深文人、知名学者评选,勇夺头名者竟是一位花县(今花都区)隐士龙起规。本来,征文活动为求广告效应,征文内容自然是赞颂广州及爱群大酒店的,龙起规的应征赋体文章文采斐然,也赞颂了广州及爱群大酒店,但结尾竟然有讽谏之笔:“愿移显者一箸之肴,俾作饥黎半年之粟”!此文全文约650字,劝喻富贵者关心贫苦大众之语竟达150字,的确是警世文章(这里限于篇幅不作引录)。难得的是评委及老板都不认识作者、也不以此文有讽谏之意而弃之,还一致认为此文应该评为第一,据说后来还刻石置于爱群大酒店十四楼中。
此文作者龙起规(1902-1965),乳名世矩,笔名龙准,花县炭步上升村人。其父龙斗虚是清末举人。龙起规自幼读书勤奋,后来毕业于广州某学校,以后回乡下教书,深知民间疾苦。古诗云“富家一席酒,穷汉半年粮”,其实何止“半年粮”,数年粮也够了。龙起规见爱群大酒店征文,不禁有感而抒发关心社会底层之情,并无意得奖。岂料竟得冠军,自觉意外,但也不愿成为新闻人物。本来爱群大酒店除悬赏奖金外,冠军还可携眷免费入住爱群大酒店三个月,兼包食包派车接送游广州,但龙起规却只叫四弟龙世其携眷代为领受。龙世其之子家祥后来把此冠军征文写成条幅挂于乡下家中,如今尚可欣赏。
爱群大酒店开业后,成为广州的高级酒店,住宿者与进餐者均是非富则贵,十一楼的中餐与十四楼的西餐均是一般人难以涉足的。新中国成立后,爱群大酒店作为接待外宾的宾馆,也生意兴旺,于1952年易名为“爱群大厦”。省、市领导在此多次宴请外宾;各国领事馆举办招待酒会,亦指明要爱群大厦的厨师、服务员接待;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从首届至第十届的开幕、闭幕酒会均由爱群大厦独力承担。爱群大厦的梁汉枢是特一级西厨师,曾编著《西菜教材》。
1966年3月,在接连爱群大厦的东侧,建成一座18层、楼高67.3米、面积1.3万平方米的大楼,与爱群大厦旧楼层层相通,连为一体。随后“文革”开始,爱群大厦易名为“人民大厦”,服务质量下降,客人减少,经济效益甚差。改革开放后才大为改观。1981年8月,引进外资全面改造装修,餐厅也扩展到11个,厨房从1个扩展到3个。餐厅也从戒备森严改为欢迎各界人士光临。1984年12月,爱群大厦的十六楼加建了一个旋转餐厅,此为广州市第一个旋转餐厅,于此进餐无论坐任何位置,都有机会饱览珠江景色,因此引得各界人士多来光顾。1985年3月,人民大厦复名爱群大厦;1988年11月,又复名爱群大酒店。十四楼的宴会厅、龙珠厅,十一楼、十三楼的中餐厅,以及旋转餐厅,喜迎各种档次的消费者。爱群大厦还不断创新品种,每隔十五天便换一批时令菜式与美点。在1988年的广州龙舟节期间推出30款龙菜龙点,在广州市美食节中获奖的名菜有叶绿素虾仁、爱群香汁鸡、沙煲兄弟等,名点有椰皇脆皮筒、蛋黄奶黄角……
爱群大厦如今仍是广州的著名酒店,其餐饮部的茶市饭市仍吸引着国内外食客。

文献资料来源:2013年   摘自《百年老店》

作者:龚伯洪著

索取号:F719.3/153

本馆校对:钟敬彬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