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羊的传说和古城的变迁
广州有许多别名,如羊城、穗城、仙城、楚庭等,这些别名的由来,都和五羊的传说有关:在很早很早以前,有五位仙人,骑着不同颜色的羊,带着五茎六穗的优良稻谷等种子,降临楚庭,赠给当地人民,并且祝福道:“愿这座城市,永远没有饥荒”。说完,五位仙人便腾空而去,五只羊成了石头。当地人民为了纪念这些传播优良谷种的五仙人,修建了一座五仙观。宋代的五仙观,在今广大路一带,后迁于古西湖边,明初才迁到惠福西路的坡山上。观内有五仙人的塑像,年少的居中,手持粳稻,年老的分居两侧,手持黍(黄米)稷(小米)。像前的五只羊,有的蹲着,有的站着,角形微弯,毛色斑驳(这些塑像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关于秦代以前广州的名字,除传说中的“楚庭”之外,还有南武城等。但有人认为,南武城乃“南越武王城”的简称,实即赵佗城。楚庭又称“楚亭”,是否为一城池,现尚有争论。《广东新语》把它列入宫室一类。现在越秀山上中山纪念碑稍下,尚有一座石牌坊,上面刻有“古之楚庭”四字,为清代所建。是则清人心目中的楚庭,只是越秀山上的一座楚越友好的纪念亭而已。故楚庭和南武城只是传说中的东西,其确实地点在哪里,至今无法肯定。
秦平南越后,任嚣任南海郡蔚,他曾修筑番禺城,俗称“任嚣城”。那么,任嚣城在那里呢?南宋方信孺的《南海百咏》转引北宋初郑熊的《番禺杂志》说:“在今城东二百步,小城也,始嚣所理,后呼东城,今为盐仓,即番禺县也。”据后人考证,宋代的盐仓在今中山四路仓边街以西的旧仓巷。在旧仓巷以西的文德路和北京路之间,地势较东西两侧为高,人们都认为是古代番山或番、禺二山所在之处。
关于番禺县名的来由,通常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远源自番、禺二山;另一说源自“番山之禺(隅)”,也有人认为番禺一名是古代越族人民一种土音或一个部落的名称,和城中的小山未必有什么关系。
番禺这个名称,在秦代以前已经有了,因为《淮南子》一书论述秦军分五路进攻南越时,曾说:“一军处番禺之都。”谭其骧主编、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的战国时期图中,也标有番禺之名。
秦汉之际,继任嚣统治南海郡的赵佗,曾把任嚣城这座小城扩大到周长十里的大城,俗称“越城”或“赵佗城”。关于任嚣城和赵佗城的位置,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在今仓边路(即甘溪下游文溪故道)之西;一说在仓边路之东。从地形上看,前者有台地依傍,地势比较优越;而后者附近有长塘街、大塘街、雅荷街等街,反映出其地势卑洼,不利于防御,不适于单独建城。秦代进兵岭南时,曾受过当地人的坚强抵抗,那末,秦军在这里建立重要的政治军事据点时,势必选择一个较有利于防御之地建城。不过宋代的广州东城(位于甘溪下游以东),却明言建于古越城之上,可见古越城也曾包括甘溪下游以东之地。笔者认为,古越城应包括甘溪下游东西两侧,以及包括宋代广州的中城和东城在内。因为宋代中城周长五里,东城四里,二者合共九里。秦汉时的尺度比唐宋时略短,故秦之十里和宋代的九里,可以说是基本一致。至于赵佗为什么要把番禺城向东扩大呢?可能出于政治上的作用:一则赵佗割据称帝之后,为了表示要与汉朝分庭抗礼,出入也要使用帝王的仪仗,那么他居住的王城的规模自然不宜太小,但向何方扩展呢?料想当时甘溪之东,地势虽然低洼多水,不适合单独建城,但为越族人集居之地(因越人善驾舟和居住干栏式的木屋),把此地包入城中,既可表示重视越族人民,取得他们的好感;又有小河穿过城里,便于取水和航行。
汉武帝平定南越之后,曾把南海郡治迁往龙湾古坝之间(今番禺县沙湾附近),其时番禺城的情况如何,尚待进一步研究。
到了东汉末期,岭南已属吴国,公元二一七年(建安二十二年),吴交州刺史步骘,把交州治所从广信(今广西梧州)搬到南海郡来,重新修理了尉佗旧治,并曾“扩番山之北以广故城”。公元二二六年(吴黄武五年),交州和广州分治,南海郡成为广州治所,广州之名也由此开始。但步骘所修的广州城范围多大,史无明文记载,直至唐代均未见有修城的纪录。公元九零七年,唐天祐末(即唐亡前一年),清海节度使刘隐(即南汉主的先代)“以南城尚隘,更凿平禺山以益之。”所以,笔者认为,自三国(或东汉末)至唐代的广州(或交州)城,只有古越城的西半部,即在甘溪故道下游之西,比宋代的中城南边还略小一点。因为宋代的中城是以南汉向南扩展后的广州城(当时称为兴王府)为基础的。
唐代广州虽然是世界著名的商港,但城垣大概仅用以保护官衙,范围不大,商业区多在城外。宋代广州的经济比唐代有所发展,两宋三百多年间,广州的城垣扩建和修缮达十余次之多,其中较为重要的为:一、一零四四年(北宋庆历四年),修筑子城,又称中城,其范围大致东界文溪(即甘溪下游,今仓边路),西界西湖(今教育路),南起大南路,北抵越华路,周长五里。二、一零七零年(北宋熙宁三年),在古越城东部的基础上,修筑东城,西接子城,与子城合一,东到今农民运动讲习所以东,北在豪贤路(古称濠弦街)以南,南抵文明路。三、一零七一年(熙宁四年)增筑西城,东与中城隔一西湖,西抵今人民路,南起大德路,北起百灵路,因百灵路附近有小巷名北城根,稍北有天濠街(今东风中路一段)。西城周长十三余里,规模最大,其作用主要是保护商业区。此外,在一二五九年(南宋开庆元年),又在城南筑东西雁翅城直至海边,东翅长九十丈,西翅长五十丈。
无论《广州府志》、《番禺县志》等书,都说自明初把宋代的三城合一之后,以前的城池已不可考。所以宋代三城的范围怎样,实为探讨广州历代古城演变的关键所在。笔者幸而得见元人陈大震所撰的《南海志》残卷,及明初《永乐大典》(引用前书之内容)。乃据此二书,将宋代广州的三城复原,得出本书所附的宋代广州三城复原图。
元初曾大毁天下城垣,一二七八年(元至元十五年)广州城被拆,一二九三年(至元三十年)始修复。
明代,广州城垣又进入大发展时期。一三七七年(明洪武十年)前后,将宋元时的三城合一,并向北跨到越秀山(当时称为越台山或观音山)之上,向东也有所扩展,西南两方未有说明,大概是沿宋元的旧迹,城周长二十一里,一五六五-一五六六年(嘉靖四十四-四十五年),又在城北加筑外城,或称子城,周长六里多。后人称明初所筑为“老城”或“旧城”,嘉靖时所筑为“新城”。老城南界为今大德路、大南路、文明路。新城南界为今一德路、泰康路和万福路,新老城的东界为越秀路(越秀路与中山路相交处为老城大东门旧址)。新老城西界为人民中路(旧称丰宁路等)和人民南路(旧称太平路)。人民中路和中山路相交处,为老城的西门旧址。
一六四七年(清顺治四年),曾在新城之南,增修东西两翼城,直至珠江边,各长二十余丈,从此直至清末,广州城只有修缮,未有扩展。
一九一八年(民国七年)广州设立市政公所后,开始拆城改作马路。直至一九二二年(民国十一年)全部拆完,现仅余越秀山上五层楼附近一段城垣(已无雉堞),供后人凭吊了。

文献资料来源:1984年   摘自《广州史话》

作者:徐俊鸣等著

索取号:K296.51/35

本馆校对:黄国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