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吉祥室
妙吉祥室位于海珠中路123号,建于明朝末年。当时位于西濠街(今海珠中路)与大市街(今惠福西路)交接处,是跨街胡木阁楼。故名观音阁,著名学者王献夫曾读书于此。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满洲八旗官兵来粤驻防时改为广州满族观音楼,名“万善宫”,所供的木雕鎏金坐式观音像,是旗兵离京来粤时皇帝特别“恩赐”的。清咸丰(1851-1861年)时改为“万善禅院”,是满族的香火庙,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日趋零落,无人专管,于是雇请和尚主持香火,又逐渐兴旺起来。辛亥革命后,住院和尚乘清理庙宇和承接公产之机,将其据为私有,激起满族人公愤,诉诸法律,经裁定产权归广州满族集体所有。胜诉后满族人捐款把砖瓦结构的木楼改建为混凝土两层楼房,于1935年竣工并改名“妙吉祥室”。据《满洲源流考》,“妙吉祥”为满族别称,即满族室。1936年增建一层,门面为水磨青砖墙壁,大石门额刻“妙吉祥室”。1954年4月26日成立“广州市满族人民观音楼管理委员会”,接管全部财产。1959年12月起停止对外开放,改为“广州市少数民族第二俱乐部”,作为满族人民学习、看书、读报及其他活动的场所,同时观音楼接管委员会结束工作。1984年9月17日以此为会址成立“广州市满族联谊会”,翌年9月,斥责3万元,再加建一层作为联谊会办公室。

文献资料来源:1993年   摘自《诗书街志》

作者:广州市越秀区史志丛书编辑委员会编

索取号:K296.51/47

本馆校对:黄国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