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开始学医及革命活动策源地
越秀区沿江中路仁济路口坐落着一所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其前身是博济医院,它是外国教会在我国内地举办的第一所医院,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间西医院,距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
十九世纪初,清朝政府还是采取“闭关锁国”政策,随着西方医学技术的发展,美英帝国纷纷利用传教医士叩开中国大门,一张手术刀胜于千口大炮。所以在嘉庆十年(1805年),开始牛痘接种手术传入广州,逐步向国内地区推广。道光八年(1828年)传教医生歌利支(一译郭雷枢)在广州开设赠医所。最为重要的是道光十五年(1835年)11月,美国传教医生伯驾在新豆栏设立眼科医局,专治眼科病人,后扩大治疗范围,改名仁济医局。咸丰九年(1859年)1月4日迁至仁济路新建院址,遂改名为博济医院,成为外国教士在我国最先的一间教会医院。在医疗技术方面曾有不少新的开创:最早在国内施行“截肢术”、“膀胱取石术”、“剖腹产手术”。光绪五年(1879年)美国公理会嘉约翰在博济医院内附设医学堂,名南华医学堂,招男女肄业,曾为我国培养造就不少医学人才。
光绪十三年(1886年)夏,年方20岁的孙中山先生以孙逸仙名字进入南华医学堂学医,并从陈仲尧学习经史。在此期间,常对人抒发爱国情怀及革新政治志趣,在同学中结识与会党有密切关系之郑士良,是其走向革命活动之开始。
孙中山幼名帝象,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县)翠亨村一个农民家里,家境比较困难,从小就参加农业劳动,10岁才进村里私塾就读,取名一个“文”字,以后号日新字孟德。1878年6月漂洋过海到其哥哥谋生之檀香山,进了当地传教士开办之教会学校念书。在校里学到不少前所未闻之科学文化知识,也接触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开始萌发改良国家、拯救同胞的愿望。
1883年秋,孙中山转到香港就读。不久,中法战争爆发,中国以失败告终。眼见祖国蒙受这奇耻大辱,孙中山一度想投笔从戎,后来又觉得打仗离不开医生,“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意识浮现脑际,学医也可救国救民,于是20岁时回到广州开始了学医生涯,南华医学堂就成为他开始学医的地方。他不仅刻苦攻读医学必修课,还广泛学习中国经史与西方各国军事、政治、历史、物理、农学等多方面知识。故中西知识渊博,热切向往法、美等国之共和革命,立志要推翻卖国、专制之清朝。终于在1911年建立了中华民国。因此1935年11月2日,广州人民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在南华医学堂里开始学医和进行革命活动,便在这里用花岗石建筑一座纪念碑。碑前后分别用中英文镌刻“孙逸仙博士开始学医及革命活动策源地”等字,左右也分别用中英文镌刻“中华民国24年11月2日纪念大会立”等字样。于是在民国26年(1937年)3月11日将南华医学堂改建成为孙逸仙博士医院。
建国后,博济医院改名为中山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80年代又易名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文献资料来源:1999年11月   摘自《越秀荟萃》

作者:邵慕鎏著

索取号:K296.51/98

本馆校对:范合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