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广州口岸与南海诸国的交通
两宋时期,中国从西北通往中亚、西亚的通道先后为辽、西夏和金等几个政权阻挡,严重阻碍了中西之间的交通贸易。宋代东南地区相对比较安定,尤其是南宋时期偏安杭州,更是大力开发南方。因此,为了增加国库收入和满足统治者对异域奢侈品的追求,宋代政府积极发展海上交通,大力打通与海外诸国经济文化交流的道路。
当时,由于西北通道的阻隔,处于非洲和西亚的大食商人也只有经过海路才能与宋朝直接发生贸易联系。宋朝政府特别指定大食国使者和商人从广州出入。宋代与广州通商的海外国家比唐代增多,广州的海外贸易也大大超过前朝,两宋时期成为中国南海贸易最繁荣的时期。
宋代把印度支那到南太平洋诸岛国,越马六甲海峡,所有印度洋沿岸国家,西到波斯,、阿拉伯直到大秦等中东各国,统称为“南海诸国”或“海南诸国”。
根据文献记载,与宋朝通商贸易的国家有50多个,与广州贸易的国家最多,主要有:麻嘉(沙特阿拉伯麦加)、木兰皮(西班牙南部)、勿斯里(埃及开罗)、弼琶罗(索马里柏培拉)、中里(索马里中部)、层拔(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弼斯罗(伊拉克巴士拉)、白达(伊拉克巴格达)、伊禄(伊拉克)、大秦(罗马东部叙利亚一带)、鹏茄罗(孟加拉)、天竺(印度)、注辇(印度东南部科罗曼德海岸)、故临(印度西南奎隆)、冯牙罗(印度西南部)、胡茶辣(印度西部古吉拉特地区)、瓮蛮(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细兰(斯里兰卡)、浦里噜(马尼拉)、阇婆(有名蒲家龙,印尼爪哇中部)、登流眉(也称丹流眉,马来半岛洛神附近)、摩逸(菲律宾)、三佛齐(印尼苏门答腊东部)、巴林冯(印尼巨港)、渤泥(加里曼丹岛)、蓝无里(印尼苏门答腊西北角亚齐)、吉兰约(马来西亚境内)、蓬丰(马来亚彭亨)、凌牙斯加(印尼苏门答腊以东林加岛)、底切(帝汶岛)、三屿(菲律宾群岛)、交趾(越南北部)、占城(越南南部)、宾瞳龙(越南藩朗)、真腊(柬埔寨)、蒲甘(缅甸)、暹(泰国北部)、罗斛(泰国南部)、真理富(泰国境内尖竹汶)。
这些国家由远至近,从地中海西部的西班牙南部,经过地中海地区,非洲东部,穿过印度洋地区各国,再到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直到南中国海,我们可以看出宋代的海外贸易圈已经成熟并具有相当的规模。广州当时通往这些国家的航线主要有这样几条:
广州--占城(今越南南部)。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占城条”记载,说其:“之入中国一月可以往返。”《宋史》卷四八五“外国五”也有类似记载:“占城…… 北至广州,便风半月程。”
广州--婆国(今爪哇)。《宋代》卷四八九“外国五”记载:“阇婆国在南海中…… 西北泛海十五日至勃泥国,又十五日至三佛齐,又七日至古逻国,又七日至柴历亭,抵交趾,达广州。”
广州--三佛齐(今苏门答腊岛)。《岭外代答》卷三“航海外夷条”记载“三佛齐者,诸国海道往来之要冲也,三佛齐之来者,正北行舟,历上下竺与交洋,乃至中国之境,其欲至广者,入自屯门。”
广州--故临国(今印度东南部)。《岭外代答》卷三“故临条”记载:“广舶四十日到蓝巫里住冬,次年在发舶,约一月始达。”
广州--大食诸国。《岭外代答》卷三“大食诸国条”记载:“大食者,诸国之总名也…… 广州自中冬以后发船,乘风北行约四十日到地,名蓝无里…… 往至次冬,再乘东北风,六十日顺风方至此国。”
从以上的航线我们可以知道,宋代从广州出发的航线可以到达东南亚各地,远至波斯湾沿岸的阿拉伯等国。在这些国家中首推大食,宋代史书记载来广州贸易的海外各国,常常以大食为首,大食商人被当成了外国商人的代表。
宋代出入广州的蕃商数量不减前朝,大多为大食商人。很多外商长期在广州定居,与中国人杂处,当时被称为“住唐”。这样,宋朝官府沿袭了唐代的市舶贸易体制和蕃坊制度,并有所创新,保护和推动中西海上贸易的发展。
宋代的海外贸易要比唐代发达,需要更加完善的贸易管理机构和体制。宋代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称为市舶司,是从唐代的市舶使继承发展而来。唐代在广州一地设置市舶使,到两宋时期则先后共有市舶司或市舶务10处之多,包括广州、浙江杭州、宁波、温州、华亭、秀州、福建泉州、江苏上海、江阴和山东密州等地。广州的市舶司是各地市舶司中最早设立的,在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六月,收服南汉两个月之后就在广州设立了市舶司。
市舶司作为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宋史》中明确地记载了其主要职责:“提举市舶司,掌蕃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以来远人,通远物。”大致来说,宋代市舶司的主要职责包括检查进口船舶货物和抽税、收买及运销舶来货物、发给出口和贩运货物凭证、招徕及迎送海外商人以及执行有关国家外贸禁令等方面的内容。
这样,蕃商在广州有一个较为宽松的贸易环境,海外贸易也就蓬勃地发展起来,外商大量在广州口岸定居贸易。宋朝官府同样在今广州光塔路一带划定一个地区为外商居住,也称为“蕃坊”,有时也称为“蕃巷”。在蕃商中挑选“蕃长”,由中国官府任命。“蕃长”的办事机构称为“蕃长司”。蕃长的主要职责是处理蕃坊外商的有关事务、协助市舶司招引外商来华贸易等。蕃坊的设置主要是为了避免外商与华人杂处,发生矛盾纠纷;同时也是为了限制外商多买田产。蕃坊内设有“蕃市”,是专门为外商设置的贸易市场。此外,为了专门培养外商子弟和外国学生,宋朝官府还在广州创办有“番学”,有了专门为外国人设置的学校,可以教化外蕃,招徕远人,达到鼓励中外交通贸易的目的。
在广州居住的外商与广州的商人关系良好,宋朝官府为了增进海外贸易,对外商给予多种优待。比如广州的外商如果需要贷款,随时可以向专门对海外商人放债者借贷,债息不重。为了招徕外商,宋朝官府还特地在广州开凿了内河,以便外船停泊。另外当大食等国商人请示到中国其他沿海港口贸易时,宋徽宗命令准其所请,并让市舶司官员派遣兵船保护。

文献资料来源:2002年12月   摘自《广州口岸与南海航路》

作者:江滢河著

索取号:F572.886.51/1

本馆校对:范合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