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畅想
在这一段时间里,人民公园旧址一直是深宫别院,普通的广州人只有“敬而远之”的份儿。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孙中山倡议在原广东巡抚衙门所在地建“第一公园”,昔日官府园林开始走向寻常百姓的历程。
那个时候,国人的心目中还根本没有“公园”的概念。中国的古汉语只有“花园”,“公园”这个词汇则来自西方。1868年,中国最早的公园在上海外滩建成,这座外国人的租界公园,名为“外白渡公园”(今黄浦公园),当时的上海人叫它“公家花园”、“公花园”。此园按照英国的园景风格设计。光绪年间,增添两个喷水泉,在其一假山前,有两个相倚相抱撑伞的童子雕像,伞顶上喷水,当时也算新奇。
到了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设想在广州兴建公园时,也是把它说成“花园”——孙中山在自己所著的《建国方略》一文中,描绘了他心目中广州应该具有的风貌,那就是除建设新市街,加以新式设备,供“殷富商民与华人在外国经商致富暮年退隐者”居住外,还强调要把广州建成一座“花园都市”。
正是因为孙中山的之一构想,广州有了建造公园的计划。
1918年10月22日,广州市政公所成立,该所制定广州城市规划时,第一次将公园纳入考虑之中。当时的市政公所有这样一则公布:“曰设公园,西人称公园为都市之肺腑,盖市民借公园以救济健康,犹人身借肺腑以呼吸空气,据最近调查,英伦敦有大公园十八,运动园三十九,比较广州市,直可谓之无肺腑矣,今先择定抚署为第一公园,推及于海珠、东校场、东山庙处,西关则另谋适合地点。”
时任广州市长的林云陔也发表文章,说广州市民终日忙碌,未免过于疲劳,应该注意休养与娱乐。因此要“运动以求健康,演剧以励人心,音乐以和性情,图书馆以供诵读,园林以供赏玩,社交以增感情。”
当时,市政公所里正有一批从欧美回来的留学生,其中有1918年毕业于美国康乃尔大学建筑系的杨锡宗,他担负起了广州第一公园的设计重任。他所设计的公园,平面布局采用规则方法、轴线对称,大门四周用通透的铁条做围墙。
遗憾的是,就在建公园指日可待的时候,中国政局动荡,战乱频仍,导致广州第一公园建设计划未能立即得到落实。
它仍然在等待着梦想成真的契机。

文献资料来源:2008年   摘自《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作者:赖南池,刘梅主编

索取号:K928.706.51/11

本馆校对:古文红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