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的遗址和名胜古迹
秦汉造船工场遗址
秦汉造船工场遗址位于中山四路。旧称“禺山”,是南宋梁伯揆讲学的“禺山学院”所在地。经过试掘证明,这是汉代以来堆积形成的一片东西长约300米的坡地。造船遗址在坡地下五米深处,南距今珠江北岸1300米。1975年在400平方米范围内试掘,揭出一部分船台和木料加工场。造船工场建造在灰黑色的沉积粘土层上。船台区有三个呈东西走向平行排列的造船台。1号船台在南,船台中宽1.8米,长度估计在100米左右,所造船只的宽度约3.6-5.4米,长约20米,载重25-30吨。2号船台居中,中宽2.8米,仅露出一小段。所造船宽约5.6-8.4米,长度30-40米,载重50-60吨。3号船台,因上有楼房,没有开掘。
遗址上面出土有秦半两、汉初半两钱,秦汉瓦当及西汉初陶器等场。据此并结合文献资料考证,此造船遗址始建于秦始皇统一岭南时期,至西汉初的文、景期间废弃。
这处造船工场规模之大,造船木料之优,船台结构布局之合理、工艺之巧,都充分显示了2000多年前广州的造船技术和航海能力已达到很高水平。
西汉南越王墓
西汉南越王墓坐落在广州市解放北路象岗。1983年因建筑发掘,墓主为南越国第二代王文帝赵眜。墓室南北长10.85米,东西宽12.5米。分前室、东西耳室、主棺室、东西侧室、后藏室共七室。墓中出土文物1000余件(套)。这是迄今岭南地区发现规模最大、随葬品最丰富的一座汉墓,是继河北满城陵山汉墓、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后我国汉代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
文物中有部分珍品是海外输入,是研究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珍贵资料。
怀圣清真寺与光塔
广州怀圣清真寺俗称光塔寺,位于广州市光塔路,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最早兴建的清真寺。相传是唐朝初(公元七世纪)阿拉伯著名传教士赛义德.本.艾比.宛葛素来华时所建;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寺名怀圣是教徒怀念伊斯兰教“至圣”穆罕默德之意。它是我国和阿拉伯国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见证。
寺内光塔,具有阿拉伯的建筑风格。青砖砌筑,外表以蚬壳灰批荡,园柱形,无层次,塔底直径7.5米,喜爱有两门,各有梯级可达塔顶。塔高36.3公尺,如银笔直指蓝天。光塔原名邦克塔,即宣礼塔,是每次礼拜前由人登高喊“宣礼词”,叫人快来礼拜之用。据传唐宋时期,光塔位于珠江古河畔上,入夜悬灯塔顶,用以导航来往船只,故有光塔之称。怀圣寺光塔是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献资料来源:1993年   摘自《论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

作者:日生著

索取号:K296.51/91

本馆校对:黄国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