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与广州旅游工艺品贸易发展
近十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形势喜人,旅游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以1998年为例,全国实现旅游总收入3437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我国同期GDP的4.3%、第三产业增值的13.2%。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大城市把旅游业定为支柱产业。广州自1996年起,大力开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取得初步成效后,跨入新世纪,从市长、旅游部门到普通市民都精心打造“广州一日游”这个品牌,这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使广州旅游业保持了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
广州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自古至今,广州都是中外文化荟萃之地,在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同时也促进了广州旅游业的发展,而广州旅游工艺品在广州旅游业史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广州旅游工艺品以玉雕、牙雕、木雕、广彩(陶瓷)、广绣、金银首饰等最为著名,它们的发展历史与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下面本文拟就“海上丝绸之路”与广州旅游工艺品贸易发展历史旅游购物前景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广州旅游工艺品贸易发展与“海上丝绸之路”有着密切的关系
1.秦汉时期广州工艺品已具雏型,具有岭南特色。
旅游工艺品是由工艺品发展而来的,它是工艺品中的一个主要门类,它属于小商品。据有关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广州已出现了有印纹的陶器。秦汉时代,广州已相继出现了象牙器、玉石器、铜器、陶器、漆木器等工艺品,而以牙雕和玉雕、陶器最具有代表性。1952年在广州西村石头岗发掘的秦墓,出土了陶器、漆器、玉器等器具,其种类多而且相当精美。1983年,在西汉南越王赵眛墓中发掘出5枝非洲大象牙,同时出土了墓主夫人使用的象牙篆刻印章、金扣卮及小型玩赏物等。据专家考证,这些象牙制品为当年南越国宫廷工匠或官办手工作坊工匠所制作。在该墓也同时出土了玉器多达200余件,其中有玉衣、璧、环、璜、佩饰、杯、灯、珠、带钩、剑具等一大批。这些工艺品雕刻精致,形象生动逼真,工艺水平极高,部分造型和纹饰富有岭南地方特色。根据《古南越国史》记载,汉代广州已有官办的工艺手工作坊,它直接由少府或工官掌管,根据皇帝的喜爱或宫廷的需要进行生产。可见,秦汉时期广州工艺品的发展已具雏型,并富有岭南特色。这为广州以后原对外贸易发展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2.唐宋元明清各时期广州旅游工艺品贸易发展迅速,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具有中西文化融合的特点。
由于广州对外交往频繁,广州不少工艺品逐渐成为旅游工艺品。值得注意的是广州旅游工艺品贸易发端和发展变化的历史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其产品特点和产品的流传分布受“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变化以及广州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程度所影响。“海上丝绸之路”是指通过南海、马六甲海峡,进而抵达印度洋、波斯湾、红海等地的海路,它的起点是广州。从《淮南子》的《人间训》篇得知,秦统一南越之前,广州已因汇集南越的犀角、象牙、翡翠、珠玑等物而扬名于世。至汉代,广州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已开辟了四条航线(广州-越南;广州-爪哇、苏门答腊;广州-印度、斯里兰卡;广州-波斯湾转罗马),进一步引起了东南亚、南亚与中国东南沿海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广州的旅游工艺品象牙、铜器、瓷器也成为广州与各国交换的商品。唐代,由于深海航线的开辟(广州-海南岛-越南-马来半岛-新加坡-苏门答腊),使更多外国商人将海外的象牙、犀角、珠宝、香料运来广州推销,而中国内地商人也把丝绸、陶瓷和漆器经广州外销到各国。唐人曾以“雄蕃夷之宝货,冠吴越之繁荣”来称誉广州。唐宋时期广州的旅游工艺品的贸易达到空前的规模。首先,广州的瓷器手工业得到蓬勃发展,据考古发现,唐代广东有陶瓷遗址22处:粤东5处,粤中7处,粤西10处。其中以广州的陶瓷质量最优,如时人刘恂在《岭表录异》所记,广州“土锅镬,烧熟,以土油之,其洁净则愈于铁器……”李勣在《本草》中也说:“白瓷屑,……广州良,余皆不如。”据穆根来、黄倬等汉译的《中国印度见闻录》所载:唐代,阿拉伯商人在广州见到“精美的陶器,其中陶碗就晶莹得如同玻璃杯一样,尽管是陶碗,但隔着碗也可看得见碗里的水。”陶瓷专家陈万里认为,“中国瓷器早在8世纪就由我国船舶或经阿拉伯商人之手传到印度、波斯,并由波斯到达埃及,以及阿非利加的东部和北部,有的记载说通过地中海,运到西班牙。”因此,广州的海路称为“海上丝绸之路”,有称为“陶瓷之路”。到宋代,广东窑址达80多处。专家们估计年产陶瓷103亿件,为唐代产量的22倍。其生产的品种、规模、工艺水平都比唐代有很大的进步。对这可喜的进步,笔者认为这主要展示在北宋年间广州西村陶瓷窑的出现。这是一个民间窑场,产品有青釉刻花大盘、执壶、碗、盒等,其产品以外销东南亚为主。1956-1957年经发掘清理,出土瓷器相当丰富。共选出的标本1300多件。产品独具特色,不仅品种丰富,型款繁多,而且装饰新颖,手法多样。唐宋时期,广州各种工艺品市场中规模最大的当数瓷器市场。其次,象牙雕刻业日益兴旺,从印度、东南亚和非洲进口了大量象牙,原料来源丰富,产品多样化,除进贡王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出口。南宋以后,由于广州对外贸易往来日益增多,各种工艺业进一步发展,象牙产品更加精致,并加以染色,开始形成自己的地方特色。再次,玉器业和红木雕刻业及刺绣业有一定的发展。当时玉器属珍贵工艺品,多为王室、贵族所有。现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所藏的唐代白玉凤首角觿,玉色晶润,雕工精美。广州博物馆所藏的宋代玉狮,琢工精细,造型优美,为上乘之作。唐宋时期,泰国和东南亚国家的酸枝、花梨木等木材经广州入口,大大地促进了广州木雕业的发展。这时期“广绣”以其构图饱满、形象传神、纹理清晰、色泽富丽、针法多样和善于变化而闻名海内外。
到了元明清三代,由广州出发的商船可以直接或间接来往于南洋、印度洋、波斯湾、红海等地,为广州旅游工艺品的外销进一步创造了条件。其时,广州已是世界大城市之一,市场优美,物产丰富。工艺品业以瓷器市场最为发达,各种商品从这里转运世界各地。清代,经过陶瓷工艺技术革新,广州生产出来的“广彩”瓷器远销东南亚等地。“广彩”为广州织金彩瓷的简称,他是在白瓷面绘上色彩斑斓的图案烘烧而成的,为广州特有的釉上彩瓷工艺品。有“工细殊绝,堆金织玉”的美誉。据史料记载,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解除海禁后,西欧珐琅技术在广州广泛流传,广州工匠借西欧金胎烧珐琅技法,用进口颜料,创制出“铜胎烧珐琅”(称“洋瓷”),后把此法用在没釉白瓷胎上,成为驰名的珐琅彩(称“洋彩”),这是广州彩瓷的萌芽。珐琅彩一出现,便以其高贵艳亮的特色,受到中外贵族的喜爱,清廷列为贡品,外国王室纷纷派人来定货。16至17世纪,经广州起航至印度、果阿、里斯本航线贸易运往欧洲的中国丝织品、瓷器、漆器等货物,既是高级消费品,也是精美绝伦的旅游工艺品,深受欧洲各国欢迎。法王路易十四命其首相马扎兰创办中国公司,派人来广州订造有法国甲胄纹章的瓷器,在凡尔赛宫设专室陈列展览。清雍正十年(1732),瑞典东印度公司的商船首次到达广州黄埔港,从此开辟了中瑞海上的贸易往来。在经营的75年间,共完成130次远东旅程,其中127次的目的地是广州。广州的青花瓷器源源不断地运往瑞典。1760年,英国从广州进口了制造瓷器的设备,依照广州流行的样式和图案制造瓷器,其厂名则叫“新广州”。此外经广州外销的漆器也大受英国人欢迎。18世纪,中国的绘漆工艺成为英国女子学校的一门美术课程。
这一时期,广州牙雕业和刺绣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工艺技术和生产经营都达到历史高峰。明代牙雕以立体微雕工艺最出名,有“鬼工”之称。清代牙雕制品种类较多,镂空、编织、镶嵌、染色等技术得到全面发展和应用,形成岭南地方风格。广州“牙匠”陈祖章于雍正七年应召入宫,乾隆六年在造办处领班雕成十二幅的《月曼清游册》,“各幅雕镂仕女,布景设色,绝胜画图,对幅镌清高宗御题诗句”,被称为继承了宋明传统的代表作。乾隆五十八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特使马戛尔尼一行参观广州牙雕后,对精湛的技艺非常惊讶,他们回国后,在《旅行在中国》一书上写道:“看来似乎最优秀、最完美无暇的顶峰,就是象牙雕刻。”清代初期,英国商人把剪好的服饰图样拿到广州绣坊加工刺绣,其设计色调丰富,吸引了西洋画的艺术风格,并运用了透视和光线折射原理,这对广绣的影响十分深远。由此可见,随着广州对外交往增多,广州旅游工艺品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逐步形成具有中西文化融合的特点。
3.民国时期和建国初期广州旅游工艺品贸易发展变化显著,大量自成风格的代表作出现。
民国时期和建国初期广州旅游工艺品玉雕、牙雕、木雕、广彩(陶瓷)、广绣等产品的贸易经历了兴盛、衰退、复苏和稳定发展的变化过程。民国初期,广州旅游工艺品业处于兴盛期,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并在国际上获得良好声誉,如广州艺人翁昭、梁雄创作的25层象牙球被选送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作品以层层转动自如、玲珑剔透的绝艺倾倒观众,从而获博览会一等奖。而刘群兴创作的“十二王击球”瓷箭筒在博览会上也获奖。从此,广州的牙雕、广彩名声大振,来穗购买工艺品的游客越来越多。民国18-25年,广州玉器业也处于鼎盛时期,从业人员万余人。缅甸玉源源不断进口到广州。此外,东南亚各国的酸枝、花梨木材大量进口来穗,中外商人云集,使广州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旅游工艺品市场。抗日战争时期,外商来华大减,广州旅游工艺品外销被阻,工艺品业处于衰退期,全行业基本歇业。建国后,由于广东省和广州市外贸部门组织出口外销,广州旅游工艺品生产和贸易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国营大新象牙工艺厂成立后,创作设计和技术革新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1956年,郭康首创“蟹笼”座件,为通雕类产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牙雕作品“广州起义”及与翁荣标、冯近合作的29层牙球“金鱼戏水”都被选入北京人民大会堂广东厅陈列。同时期玉雕业也有一定发展,1961年,玉雕艺人欧钊的作品“群鱼共乐”获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优秀奖。而红木雕刻业也得到顺利发展,从建国初期的年出口总值约40万元到1960年出口总值为111万元。1956年8月,广东省陶瓷出口公司的广彩工场组建,使中断了10年的广彩又恢复生产。一年后,这加工厂更名广州市织金彩瓷工艺厂,经过技术改造和扩大生产,使广州的陶瓷外销数量不断增加。
4.改革开放时期,广州旅游工艺品生产和贸易发生巨大变化。一些行业产品开发具有系列性,外销量巨大;另一些行业部分产品处于衰退时期。
80-90年代,广州的旅游工艺品生产和贸易出现了繁荣兴旺的景象。尤其是玉器业更加显著。自1983年后,企业开展多渠道的出口和内销。1985年南方玉雕厂和广州玉器厂的销售总额为1125.40万元,利润达162万元。南方玉雕厂外销市场从原来的港澳、东南亚、意大利、瑞典、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发展到日本及西欧、澳洲等国家和地区。两个企业在这个时期不断设计创作新产品。南方玉雕厂于1988年在全国同行业评比中获得玉石雕刻5大类产品总分第三名。1986年,在广州市长寿路新胜街至下九路西来初地出现了一个专营玉器的集市--玉器街。这里玉器点档汇聚,人群如潮。其盛况比30年代的玉器墟有过之而无不及。1990年,广州玉雕行业工业总产值达1841.50万元,出口交货值达701.80万元。1979年改革开放后,广州彩瓷业得到新的发展,产品远销世界80个国家和地区。1984年,花篮牌织金彩瓷获得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的银杯奖。1985年3月,在广东民间工艺馆举办的广州织金彩瓷300年名瓷展览会上,共展出优秀设计产品种464件。新产品开发具有系列性,受到与会者好评,广州织金彩瓷厂产品作为“广彩”的地位得到公认。1990年广彩产品又获得全国轻工博览会金奖。这年工业总产值623万元,出口值达525万元。这时期红木雕刻业也有较大的发展,广州木雕家具工艺厂发挥红木雕刻套装家具产品的优势,开展新产品的创作设计,推出一大批新产品,在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和全国、省、市举办的展览会中获好评。1987年,广州木雕家具厂和华南木雕家具厂的产品双双获得全国轻工业出口创汇“金龙腾飞奖”。1990年,广州红木雕刻业产值为548.32万元,出口交货值425.65万元。这时期广州绣品厂以珠绣为生产方向,产品发展势头良好并已形成系列。1982年,北京举办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评选,广绣以绒绣“晨曦”作为广东刺绣一个流派的代表作与顺德、南海、潮州地区选送的另5幅作品一起参赛,并获当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1990年,广州刺绣工业总产值为2638.32万元,出口交货值1608.65万元。值得一提的是广州牙雕业在80年代曾有较大的发展,1981年,生产创出历史最高水平,产值达695.94万元。1984年,天工牌象牙雕刻花鸟类产品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银杯奖。1988年,天工牌象牙雕刻又获全国轻工业优秀出口产品金质奖。到80年代后期象牙雕刻业主要产品处于衰退期,这主要是从80年代初国际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公约组织对象牙贸易逐步施加限制。1989年7月,美、日及欧洲的象牙消费大国禁止象牙制品进口。同年10月18日,90个国家在瑞士洛桑通过国际决议,决定从1990年1月18日起执行禁止象牙原料及制品贸易的禁令。广州象牙雕刻行业随之转产其他工艺品。
综上所述,由于广州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自古以来广州得对外贸易之商机,随着“海上丝绸之路”航线的不断开发,广州旅游工艺品业得到蓬勃的发展,其产品除了具有地方特点之外,也具有中西文化融合的特点。
二、广州旅游工艺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进入21世纪,广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如何进一步发挥对外贸易的优势和南中国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如何重塑旅游购物新形象,使广州旅游工艺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值得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现笔者提出几点设想,供有关研究人员参考。
1.坚持创新精神,创造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广州旅游工艺品。
目前,广州旅游商品中主要有两类,一类为大商品(包括服装、家电、皮具、音像制品、玩具等),另一类为小商品(旅游工艺品和纪念品)。而作为旅游工艺品除了传统工艺的“三雕一彩一绣”(牙雕、玉雕、木雕、广彩、广绣)外,其他产品种类多,但精品少,产品缺乏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据有关资料介绍,到广州旅游的游客中只有50%的外国游客实现购物计划。可见,广州工艺界需要坚持创新精神,研究开发一批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广州旅游工艺品。笔者认为,首先,在产品开发中市政府应在政策上扶持国营企业和部分私营企业研究和开发新产品;其次,企业开发产品时在表现内容上要反映地方特色,如荔枝湾风情、西关大屋趟栊、五羊石像、下九路骑楼建筑、镇海楼等都可以传统的雕刻、广彩、刺绣形式去表现;再次,在材料应用上可以采用一些新材料,如用塑料取代木材,用米兰石取代玉石。其中米兰石在价钱上比玉石便宜,具有质地优良而又易雕刻的优点。同时运用新型的激光雕刻机,更有利于开发新产品。
2.搞好资源整合,创办旅游工艺品购物中心
据有关专家介绍,近年广东旅游购物商品发胀滞后,旅游购物创汇收入在旅游总收入中比重较小。这与广东作为旅游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称。笔者认为,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除了近年来广州没有大力开发旅游特色商品外,还有未能通过旅游资源的整合为国内外旅客创造更好的购物环境。目前,来广州的游客多在上下九路、北京路、中华广场、天河城、友谊商店等地方购物,他们在这些地方购物的物品多以大商品为主,而各旅游景点的商店存在旅游工艺品品种少、新产品稀缺以及个别地方产品档次低的情况。为此,广州要重塑旅游购物新形象,通过资源整合,在适合的地方创办旅游工艺品购物中心,除销售广东产品之外,还要把全国、全世界的名优产品引进来,从而使广州成为“购物天堂”,使旅游购物成为广州市和广东省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3、竖立品牌形象,宣传推广要面向国内外市场。
去年11月,广东省旅游局在广州市番禺区举办“2001年广东省旅游商品展”及“中旅杯广东省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作品展示会。广州应籍此良机树立品牌形象,推出广州旅游特产系列,使旅游纪念品市场上存在“广州人无‘手信’”、“广东旅游纪念品不姓广”的现象成为历史。同时广州旅游工艺品的宣传推广要面向国内外市场,不能象过去那样偏重于国外市场,忽视国内市场。唯其如此,广州旅游工艺品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文献资料来源:2002年6月   摘自《文史纵横》2002.3

作者:刘进贤

索取号:K206.6/12/7

本馆校对:黄国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