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牌楼起源
曾见过“四牌楼”的当世“老广州”,他们所见的,乃是顺序矗立于北起中山五路、南迄惠福西路之间的那段解放中路上的五座石砌牌坊。
盛世直臣坊,为著名的海瑞立。
乙丑进士坊,为李觉斯等七人立。李觉斯,东莞人,天启五年(乙丑年,即1625年)进士,最高官职任刑部尚书。
承恩五代坊,为何祥熊立。何祥熊,新会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最高官职任吏部尚书。
奕世台光坊,为黄仕俊一家三代立。黄仕俊,顺德人,万历三十年(1602)状元,最高官职任文渊阁大学士(首相)。
戊辰进士坊,为梁衍泗等人立。梁衍泗,南海人,崇祯元年(戊辰年,即1628年)进士,最高官职任副都御史。
未开马路之前,以上五座牌坊所在的地段,正式地名为忠贤街。为海瑞而立的那座,晚至清同治四年(1865年)方才从今仓边路移至此间,例属特殊;而据编撰于19世纪初的《羊城古钞》载录,矗立于忠贤街的明代牌坊多达十座,何以忠贤街却别称“四牌楼”?
其实,“四牌楼”跟忠贤街上的系列牌坊本来各有渊源,前者的出现先于后者。
四牌楼,起初指的是明代广东巡抚戴璟于嘉靖十三年(1534)选点巡抚署坐落的惠爱大街六约所建的四座木质牌坊:惠爱坊、忠贤坊、孝友坊、贞烈坊。
惠爱坊纪念的是历代自中原入粤的67位名宦;忠贤坊纪念的是广东本土的49位乡贤;孝友坊纪念的是广东本土的54位仁者;贞烈坊纪念的是广东本土的55位节妇。
这四座牌坊分布于今解放中路口与朝天路口之间的那段中山六路周边,孝友坊在今孝友东和孝友西之间;惠爱坊和贞烈坊分别在今将军东和将军西两侧;忠贤坊在今忠襄里。成书于19世纪上半叶的《白云越秀二山合志》犹载,当时广州人所称的“四牌楼”指的是这四座。它们依托巡抚署彼此映衬,互为犄角,圈出一个大型商业街区,全称是“四牌楼市”。
康熙年间,明代的广东巡抚署被改为统管驻穗八旗兵的将军署。1857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侵略军盘踞广州四年,把将军署扩建为英国驻广州领事馆(即今迎宾馆)。对那四座木牌坊的命运,《广州城坊志》作如是简约记述:“署废,坊亦废。”
至于忠贤街上原有的十座牌坊,此时却仅存而且恰存四座,广州人于是移花接木,把忠贤街叫作“四牌楼”。
说起来,忠贤街上的系列牌坊,其文化史内涵比惠爱大街上那四座要丰富得多。
始自宋代,原先仅作街道标记的牌坊逐渐演变为专作表旌之用的特殊建筑,表旌的对象,是忠义贞孝者。
明代特重教育,科举至明代中叶登峰造极,与此相联系,牌坊的表旌对象发生明显转变,成化年间的江苏著名学者陆容在其《菽园杂记》中指出了这一转变的特征:“国初惟有孝行节烈牌坊,宣德、正统间,始有为进士、举人立者,亦惟初登第有之。”此后,全国各地为进士、举人树立牌坊便蔚然成风,对象也由初登第者扩大到高官显宦。
巡抚署周边那四座木牌坊跟忠贤街上的系列牌坊在表旌对象方面的区别,颇能体现前述转变;转变的因由,在于自明代中叶起,广州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有了堪称奇迹的发展。
在历史上,岭南文化曾长期落后于北方文化,就以书院为例,广州晚至南宋年间方才建立首家书院即禺山书院。但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整个明代,全国共建书院1239所,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有646所,居第一位,而珠江三角洲地区有364所,居第二位(参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中国教育管理史》)。
书院在短期内的集中涌现培养出大批本土人才,明代中叶至末叶才百把年光景,广东共出进士874人,其中南海县148人,顺德县99人,番禺县86人。
在当时,广东跻身全国文化教育大省前列,广府地区更是个中翘楚,忠贤街上的系列牌坊曾为这一辉煌史实作证。
据《羊城古钞》载录,前述时期广州城内共建牌坊五十余座,其中十座集中于忠贤街,八座所在地点跟忠贤街毗连。为何会有如此之多的牌坊建在这周遭?
原因之一,在历史上,广州城由南海县和番禺县分治,两县分界线正是忠贤街。
原因之二,南海县学宫位于今解放中路学宫街,学宫一带是明代广州书院最集中处。
能被树立牌坊轰轰烈烈表旌者,当然青史留名,不过,留下的不一定是美名。
当年广州城内的大量牌坊,如今剩存的仅有被迁至中山大学校园内的乙丑进士坊一座,坊额上剩存的仅有一个名字:东莞李觉斯。
却说1646年冬,广州城被清兵攻破,曾任明朝刑部尚书的李觉斯觍颜降敌。“广东三忠”之一、东莞人张家玉起兵抗清,李觉斯为虎作伥,竟刨了张家玉的祖坟,灭尽张家玉一族,把张家村毁为废墟。“广东三忠”的另一位、顺德人陈邦彥兵败被俘,在四牌楼被凌迟处死,行刑当日,清军统帅佟养甲邀请明朝降官“观赏”,李觉斯欣然前往。适逢其时,张家玉在东莞阵亡,清兵割下他的头颅,急送四牌楼刑场,佟养甲请李觉斯检验。李觉斯仔细看过后,对佟养甲“拜且贺”道:“正是张家玉!我知道他镶了一颗银牙,这头颅果然如此!”
那位曾任明朝内阁首辅因而被朝廷特赐牌坊表旌其一家三代的状元黄仕俊,也在广州跟李觉斯同时降清。
据民间传说,为海瑞而立的盛世直臣坊,在明亡之际,坊石渗血多天,拭之复出。

文献资料来源:2007年   摘自《羊城旧事》

作者:杨万翔著

索取号:K296.51/90

本馆校对:黄国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