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甫封刀”一解
三百多年来,老广州人一直唠叨着一则惊心动魄的传说:明清迭代之际,平南王尚可喜率清兵攻陷广州,曾下令屠城,清兵从第一津(今西华路东端与光复路北端交界处)开始往南追杀百姓,一路杀至十八甫方才罢手,遇害者不可胜数,十几里地血流成河。这则地方性大事于史无载,在民间却代代相传成口碑,被概述为“十八甫封刀”。
概述而已,并无细节。我细细推敲,觉着内里有两个大可追问之点——
首先,当时广州的西城墙矗立于今日的人民路,自第一津迄第十甫均为城外郊区,既称“屠城”,为何地点不在城内却在城外?
其次,为何屠杀范围不大不小,就选在第一津迄十八甫之间?
广州城陷入清兵之手的全过程曲折复杂,极富传奇色彩,可惜有关史料叙述粗疏,仅存梗概,透过梗概所能提供的内容作合理推论,我对“十八甫封刀”这一广州乡亲父老当感兴趣的话题作点新解。
清兵攻陷广州,先后两次。
首次在1646年(顺治三年)冬。是年秋,清兵入闽,消灭建都福州的南明隆武朝,隆武帝朱聿键的弟弟朱聿(金+粤 左右结构)浮海南逃广州,被广州官员拥立为绍武帝。绍武即位45天后,清兵奇袭广州,兵不血刃而得手,全城罹难者仅绍武君臣数十人。
率兵袭广州者名李成栋,乃明朝降清将官,其所部“清兵”,实为前明旧卒。李成栋平粤后,认为功大而清廷封官太小,心怀不满,遂于1648年4月“反正”。清廷急命平南王尚可喜率兵再攻广州。
很难理解尚可喜的战略意图——他集中主要兵力专攻广州城的西北角,即今人民北路与西华路东端交接处一带。广州守军早在此处筑好专作城防之用的翼城,并从澳门买回西洋大炮配备在翼城上;清兵强攻不下,战事进入胶着状态,一“胶”就是十个月。那是一幅很古怪的画面,史载,时当暑热,清兵的弓弦胶粘了,无法放箭;成群骑兵百无聊赖,在草洼地里遛马,以至今天的西华路还留有地名叫司马涌。西城墙的北段“胶着”,中、南段无战事,城外住民尽管提心吊胆,却兀自得过且过。
接下来的情节是翼城上出现叛徒,清兵占据翼城得手,倒转炮口向城内轰击。尚可喜下令沿西城墙发动全线总攻。
攻城,必得在城下有一片足够展开兵力的纵深带。在明代,西濠是广州西面的护城河;后来被称作西关的那片城郊当时河汊纵横,最靠近西濠的那条河名大观河,始于第一津,南流再西折而至十八甫。“甫”者,粤语“埠”之谐音,十八个甫,即为自第一津起,沿大观河依编号分布的十八个埠头。第一津正对北端翼城,而“第十八甫”恰与西城墙最南端的太平门遥遥相望。从而,若对西城墙做全线总攻,大观河与西濠之间的那片狭长地带便为战术所必需——前提是那片地带应是无人区。
问题的关键即在于此。寓意以为,“十八甫封刀”的真实内涵,就是在总攻前夕,清兵为廓清战场而对上述地带的住民做了鸡犬不留的彻底扫荡;“开刀”与“封刀”的地点选择,均取决于战场需要。
猛烈的总攻历时近一个月,城破,屠城便是题中应有之义,后人不得而知者,乃其规模而已。关于该场浩劫,广州人未像扬州人那样给后人留下一部什么“十日记”,仅有零星传闻;《番禺县志》说“死者七十万人”,你信不信?既然城里城外的实况均缺乏细节,于是“十八甫封刀”这块口碑便以其形象性和高度概括性而成为当年广州大屠杀的同义语。

文献资料来源:2007年   摘自《羊城旧事》

作者:杨万翔著

索取号:K296.51/90

本馆校对:古文红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