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葬的史地沿革
南越国是西汉初年的一个地方政权。最早而且比较详细记载南越国历史的是《史记》和《汉书》的南越传。据载,统一岭南的秦将赵佗本真定(今河北)人,乘秦末中原农民大起义的战乱之机,接掌南海郡尉之职,分兵绝秦通岭南的新道,与中原断绝往来。汉高祖四年(前203年)据岭南三郡,建南越国,都番禺。南越国共传五世,九十三年,至元鼎六年(前111年)为武帝所灭。1916年广州市东山龟岗兴建民居,在挖房时发现一座南越国初年的木椁墓,因椁板刻有“甫一”、“甫廿”等数字记号而名噪一时,并误以为是南越二主文王赵胡的墓。东山龟岗墓虽属偶然发现,又以误断墓主告终,但可以看作是近代对南越国墓葬的首次发现。科学的南越国考古工作是本世纪50年代开始的,而且是在配合市区各项基本建设工作下紧张进行的。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市区34个地点共发掘南越国时期墓葬200余座。其中东北郊的华侨新村、淘金坑、走马岗、桂花岗、三元里马棚岗、西郊的石头岗,东郊的红花岗,北郊的福建山、蛇头岗等处都发现了这一时期的墓地。在这些墓地中有的一个地点发掘三五座或十余座,多的达三四十座(因系配合基本建设工程进行发掘、重点保护,有的虽已探明是古墓,但不在建筑用地的挖土范围之内的,都予保留,不作发掘;有的在工地平土中破坏了,或被后代墓葬所破扰,这些也未作清理。因此,每处墓地埋有多少古墓,不详)。距城区较远的东北郊墓葬规模较大,也比较密集。1975年又在市区内所谓禺山所在的中山四路发现一处规模很大的秦汉造船工厂遗址,遗址上面压有南越国时期的一段南越王宫室的大型走道遗迹。根据已发现的建筑遗址和这时期墓群分布点,结合宋人的有关记述,认定今天的北京路以东和仓边路以西为当时南越国都城位置的中心,即汉初的番禺城所在。从方位来看,象岗第二代南越王墓坐落在番禺城的西北角上,属于附郭之野,是离城比较近的大墓之一。
南越王的坟墓埋葬隐秘,不为人知。据《史记、《汉书》的南越传载,南越的第四主和第五主合起来在位时间才三年,因争夺王位,兄弟阋于墙,相互残杀,不会建陵。又据宋人方信孺《南海百詠》引5世纪刘宋人沈怀远的《广州记》说:“孙权时,闻佗墓多以异宝为殉,乃发卒数千人寻掘其冢,竟不可得。次掘婴齐墓,得玉玺、金印、铜剑之属。而佗墓卒无所知者,且佗死于武帝之初,至孙权时方三百载有奇,以寻掘不可得,至今千载,益不可考。”这条资料如确实可信,则南越国三主婴齐的墓已被孙权所掘,南越五主中只剩下一主赵佗的墓尚未发现。赵佗墓在哪?二主的墓今在象岗发现,有了这个准确的坐标,结合广州的地形、地貌来看,当不会离广州市区太远。
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北部边沿,处在三角洲平原向丘陵地区过渡的地段。市区的地形大致是南部和西部比较低,海拔15~25米;东北部和北部比较高,从大庾岭逶迤而来的白云山起,至横亘于市区北面的越秀山上,形成一列呈东北-西南走向的绵延起伏的低山丘陵。白云山的主峰摩星岭海拔372米,越秀山的主峰越井岗海拔70米,象岗紧靠主峰的西侧,为越秀山群岗中最西边的一个小岗,海拔49.71米,是一座风化石英砂岩的小土石岗。越秀山又有番山、越王山和观音山的别称。明代的羊城八景有“越秀松涛”和“象山樵歌”,表明越秀山的名字在明代已经通称了。明初,山上建有观音阁,所以“观音山”的俗称从明代流传至今。象岗历史上有固岗、席帽山、中和山、象山等多种称谓。自晋以来的地方史志上都说故老相传岗上有“朝汉台”,为南越王赵佗归汉后“筑台以朝天子”的礼坛。象岗的西边是广州古代两大湖泊之一的芝兰湖,是广州坡山半岛以西的古海湾,唐时还是珠江河上一处天然的避风塘。及明,湖已淤塞,今象岗西边有兰湖里,即其遗址。又据乾隆《南海县志》载,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合宋代三城为一,开辟城北山麓,拓北城八百丈,“凿象岗以为北门”(《广州城坊志》卷三),由是象岗从越秀山被“切割”开来,成了一座孤立的小岗。因凿山而扩宽了大北直街(即今解放北路),自明清以来一直是出入城北的主要通衢。清顺治十年(1653年)在象岗顶上建巩极炮台,与北面和东北面相邻的保极、永宁(四方炮台)、耆定共四座炮台,连成拱卫广州北城的防线。本世纪50、60年代,象岗还划为“军事禁区”。70年代解禁之后,仅数年间,一幢幢的公寓楼宇漫步于岗麓以下。车水马龙的解放北路靠贴着东面岗脚,沿路店肆鳞次栉比,几无方寸空地;尤其是中国大酒店于象岗的背面兴建,把山岗的北坡削平。至此,象岗仅剩下岗顶最高峰的一个“孤堆”了。到了80年代初,广东省政府基建部门在这里兴建公寓楼,先是铲平巩极炮台基地,我们前去勘查,配合清理了一些古墓,如岗南麓的西汉晚期木椁墓,西南坡的明墓和东麓的一座晋墓。事后,基建部门又决定推平这个“孤堆”,大约花了近三年时间,把“孤堆”削低17米多,在岗腰处推出一块平地以建楼房,就在开挖墙基时发现了这座石室大墓。

文献资料来源:1991年   摘自《西汉南越王墓》上

作者: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广东省博物馆编著

索取号:K878.8/3/1

本馆校对:黄国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