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检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关键词
图片
视频
书目
搜索黄佐,TRS搜索引擎一共为你找到62篇耗时 0.172秒
1、
黄佐
像
雕塑名称
黄佐
像
放置地点 晴澜路72号越秀南粤先贤公园
建成时间 2011年
作 者 ...
2、明
黄佐
越王台名句
以尽数,诗作更是难以全收。而既是诗界泰斗且身兼著名教育家的,当数明代中期的
黄佐
。
黄佐
(1490-1566),字才伯,号泰泉,去世后皇帝赐谥文裕,故世称黄文裕。他虽占
3、十八世书香:圣贤里黄氏家族与大学者
黄佐
东面有泰泉旧里、大司成里、圣贤里,均与纪念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
黄佐
有关。
黄佐
号泰泉,其故居一带遂叫泰泉旧里,明代建了一座纪念
黄佐
的大司成牌坊,...
4、忍辱保民的宋末忠臣张镇孙
镇孙著述有《见面亭集》、《四书析义》、《名臣言行录》, 今已不存。但明代
黄佐
的《广州人物传》收录了他的《廷对策》,这篇是镇孙的殿试文章,内容为纵论兴亡治乱
5、从岭南民俗文化的历史背景说到广东民性民风
和传统的力量, 推动岭南文化在汉民族文化的大框架内稳定地向前发展。明嘉靖年间
黄佐
撰《广东通志》 中说: “自汉末建安至于东晋永嘉之际, 中国之人,避地者多入岭表,
6、试论阮元对广东文化发展的贡献
535 年) 任职广东巡按御史的奉化人戴王景主撰, 共40 卷, 但已稀见。二是香山学人
黄佐
主撰, 成书于嘉靖三十六年( 1557年) , 共70 卷, 质量尚好, 但存本在清代已极稀。
7、“四百年里第,十八世书香”-“圣贤里”溯源
广州北京路北段东侧,有条内街现叫“圣贤里”,昔称“泰泉里”,因明代大儒
黄佐
(号泰泉、谥文裕)故居于此得名。《番禺县续志》中有云:“广州城旧宅以黄文裕公
8、广州古城墙
嘉侯朱亮祖把宋代广州三城合而为一,并向北扩展,遗址到越秀山,史称旧城。据明
黄佐
《广州通志》载,当时广州城周长三千七百九十六丈、高二丈。有城门、城楼、敌楼、
9、广府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
禺 广州 《松风阁词抄》
黄宽 近 番禺 广州 《自然堂遗诗》 道士
黄佐
中 近 番禺 广州 《自娱斋诗钞》
黄佐
近 番禺 广州 《听篁山馆诗剩》 广...
10、广州市南沙区天后文化研究
仰更加发展,这时期涉及南沙天后信仰的文献,仅方志中有记载的便有:明?邓迁修,
黄佐
纂、嘉靖27年(1548)刊刻的《香山县志》 卷3,清代孔兴琏纂、康熙25年(1686) 刊刻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